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2021-2022年人教八年级上(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2021-2022年人教八年级上(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3 22:1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秋人教八年级上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丹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
C.
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
D.
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2.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3、(2021·贵州黔东南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4、(2021·广西贵港)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5.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7、(2021·内蒙古通辽)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9.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10.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12.(2020·荆州)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
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
二、填空题
1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请写出下列诗词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1)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
,需要放热;
(2)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
,需要吸热;
(2)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
,需要放热;
(4)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
,需要放热。
14.为缓解我国北方多个省市严重的旱情,一些省市实施了人工增雨,其中一种方法是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
吸热,使周围温度
,水蒸气遇冷
成冰晶,冰晶下落遇暖流
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较熟悉的符号,它们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雾属于
现象,霜属于
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都要
热。
16.生活中有许多热现象涉及到物态变化。例如:(1)
水烧开时壶嘴周围冒“白气”这是
现象;(2)炒菜时碘盐和油不宜同时加热,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__________;(3)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为了减慢水分的__________。
17.我国俗语“瑞雪兆丰年”说明了冬季下雪的重要意义。雪是水蒸气发生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春季气温回升,瑞雪因
热而 
 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可以滋润万物,焕发生机。
三、综合应用题
18.(2020?广东揭阳普宁期中)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其实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

(4)小明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明家的冰箱应该更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产生霜。
2021年秋人教八年级上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丹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
C.
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
D.
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答案】B
2.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C
3、(2021·贵州黔东南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答案】C
4、(2021·广西贵港)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C
5.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D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答案】C
7、(2021·内蒙古通辽)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答案】C
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答案】D
9.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答案】B
10.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答案】B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答案】D
12.(2020·荆州)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
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
【答案】D
二、填空题
1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请写出下列诗词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1)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
,需要放热;
(2)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
,需要吸热;
(2)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
,需要放热;
(4)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
,需要放热。
【答案】(1)凝固
(2)液化
(3)液化
(4)凝华
14.为缓解我国北方多个省市严重的旱情,一些省市实施了人工增雨,其中一种方法是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
吸热,使周围温度
,水蒸气遇冷
成冰晶,冰晶下落遇暖流
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
降低
凝华
液化
15.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较熟悉的符号,它们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雾属于
现象,霜属于
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都要
热。
【答案】液化
凝华

16.生活中有许多热现象涉及到物态变化。例如:(1)
水烧开时壶嘴周围冒“白气”这是
现象;(2)炒菜时碘盐和油不宜同时加热,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__________;(3)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为了减慢水分的__________。
【答案】液化
升华
蒸发
17.我国俗语“瑞雪兆丰年”说明了冬季下雪的重要意义。雪是水蒸气发生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春季气温回升,瑞雪因
热而 
 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可以滋润万物,焕发生机。
【答案】凝华
吸热
熔化
三、综合应用题
18.(2020?广东揭阳普宁期中)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其实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

(4)小明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明家的冰箱应该更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产生霜。
【答案】(1)水蒸气
凝华
(2)空气湿润
气温在0℃以下
(3)不能
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
(4)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