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元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力目标: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数据。3.情感目标:主动参与观察、交流活动,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能用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的。首先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典型事例,把读统计图贯穿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另外,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意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2.出示某地一年四季图,说出四季的气候,春秋气候宜人,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气温也随着变化,月平均气温也不一样,我们用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某地一年中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
3.出示条形统计图,请大家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并说一说2012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
用月平均气温这件学生身边熟悉、感兴趣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学生交流完成后,教师介绍要清楚地表示2012年的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还可以用下面的统计图来表示。呈现了表示同样数据的单式折线统计图。2.
教师介绍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征。3.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的3个问题。
4.交流学生讨论的结果。
学生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
1.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大家思考并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交流。2.出示练习题,教师说明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然后让学生完成。
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学生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
给学生更多空间去自主解决问题,并提升自己。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体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哪些东西?
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七、1.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
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我在教学本节课时,
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接着让学生讨论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在讨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一些信息,并讨论怎么用更准确的数据来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
当然这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事先的预设并不能完全反映课堂的变化,在一些环节,我没有预先考虑到学生会从一些角度思考回答,比如有同学在举例讲折线变化时,他没有按顺序讲周一到周二的变化,而是反过来说的,虽然这名同学后来意识到问题,进行了改正,但这里其实是课堂在生成中产生的亮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提醒学生注意折线的变化需要按顺序来描述。此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差别,有的同学心里明白,但表述不到位,个别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语言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还需要教师提醒与补充。这些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好好反思与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掌控与应变的能力,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