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香结》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丁香结》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3 20:1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丁香结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至少3遍,自学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建议查字典、结合图片或者联系上下文了解大意。
3.自主查找丁香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丁香,读完课文,试着用2-3个词语来描述丁香。
4.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之后,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等11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积累有关丁香的优美描写,感受生动性的动词的妙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赏花”部分,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和展开想象体会,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丁香的,体会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 2.丁香结》
3.出示图片,简介丁香,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设计意图:
从回忆花语和丁香图片引入,形成对丁香花的初步印象,并在简介作者的基础上,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走进课文学习。
二、新授
(一)探究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出示自学提示:
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 cēncī)芭蕉(bā)衣襟( jīn)妩媚(wǔ)斗(dǒu)室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 糊”: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设计意图:
提出初读要求,并在初读的基础上顺势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生字词掌握情况,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指导,并给予学生字词学习和理解的多种方法。
(二)探究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和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赏花: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悟花: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3.四幅丁香图: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图。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的写作脉落,运用扶放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用小标题概括的方法,让学生清晰直观地对文中的丁香形成初步印象——赏花和悟花,并知晓文中描写的四幅丁香图,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三)探究三:学习“赏花”,体会花美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丁香花美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并发挥想象,在请画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做上批注。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城里的丁香——句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形状)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形状,生动的拟人性词语,可换词体会妙用,如:看、瞧……)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并总结。
(3)句2: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校园里的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总结:从花的颜色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总结:从花的香味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设计意图:
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以大问题“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丁香的美丽?”总领学习,让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和展开联想的方法来交流反馈,老师适时指导点评,特别是对本段中“探”“缀”“窥”字等形象性动词的运用,可以进行展开想象迁移和对比体会,并适时用简笔画配合,在多样朗读中让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丁香花美丽,激发喜欢丁香的情感。
三、练习
1.熟读书写生字词。
宅院 伏案 眼帘 优雅 单薄 花蕾 衣襟 愁怨
2. 补全丁香思维导图,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填一填。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内容,熟读并书写掌握本课生字词,并通过补全丁香思维导图中,概括总结本课“赏花”所学,进一步明确学习重点,提高能力。
4、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品读优美语句,抓住关键词和想象画面,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了美丽的丁香花,让我们深深地沉醉,更让我们流连忘返,让我欣赏到了丁香之美,那它还让作者又悟到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去学习。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巩固熟读书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抄写积累文中描写丁香优美的句子,品读形象性词语的妙用,诵读丁香的优美诗文。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巩固生字词,积累优美形象的语句表达,增加语文积淀,并提升学生喜欢丁香的情感。
【板书设计】
2.丁香结赏花 悟花形状颜色香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