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丁香结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积累有关丁香的诗句。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悟花”部分,多种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去“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
在上节课“赏花”学习的基础上,再次走进丁香之花,带领学生更加体会丁香之美。
二、新授
(一)探究一:深入“赏花”,感受花美
1.上节课,我们看到了城里的丁香,它是这样的——
出示:有的宅院里( )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 )满枝头,从墙上( )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也看到了校园里的丁香,它是这样的——
出示:月光下白的( ),紫的( )。还有的( )的( )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填空并朗读体会,感受花形、色、香之美。
2.那斗室外的丁香又是什么样的呢?请找一找,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学生寻找并交流。
句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①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颜色
②形象性动词:映——什么是“映”?体现了丁香花之白,之亮。
透——香味之浓郁,由里到外注入。
朗读体会。
3. 句2:从外面回来,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①“莹白”指什么?——感受:作者用词真丰富,有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不同词语写出了丁香的颜色。
②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形状:十字、小、不显得单薄。
数量:形成一簇、开满一树。
配图再次体会花之美。
③“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4.总结课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
感受:对丁香深深的喜爱之情
串联朗读,加深体会,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在上节课“赏花”部分的城里和校园里丁香的学习基础上,深入迁移学习斗室外的丁香,抓住关键词体会丁香之美,并感受作者用词的丰富和形象,形成与作者喜爱丁香的共鸣之情。
(二)探究二:理解“悟花”,感悟内涵
1.作者笔下的丁香之美,在同学们优美的朗读中,已经渐渐沁入了我们的心田,这就是——丁香。可是,本文题目不是丁香花,却是——丁香结,这是为什么呢?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句3: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句4: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①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妩媚
②从哪里体现?——比喻:模糊之美
渗:用词精妙,与“印象派”相得益彰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句5: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设计意图:
通过紧扣课题“丁香结”,从丁香之美自然过渡到丁香之悟,着力理解雨中丁香的特点,将“愁”与“雨”巧妙结合,直击末段“悟花”,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本文的主题内涵,引发共鸣。
(三)探究三:迁移古诗,再悟愁绪
是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予了丁香结无尽的“愁绪”,赋予了这种植物别样的花语,让我们来看一看,品一品。
1.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3.总结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我们都要胸怀豁达,生活乐观,洞察
世事,豁达开朗,积极向上。
设计意图:
在深入体会本文主题内涵的基础上,迁移有关丁香结的其他诗句赏析,不但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更让他们深入理解丁香的愁绪,葆有一份对生活的向上姿态。
三、练习
1.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称为“丁香结”?
2.熟读填空文中有关丁香的描写的语句。
有的宅院里( )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 )满枝头,从墙上( )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月光下白的( ),紫的( )。还有的( )的( )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 )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许多小花形成( ),许多簇花( )一树,( )着我的窗,( )着我的( )和( )。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 ),线条( )了,直向窗前的莹白( )过来。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内容,明白课题“丁香结”的含义,并积累描写丁香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4、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品读优美语句,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了美丽的丁香花,更悟到了它被称为“丁香结”的浓浓愁怨,这就是丁香独特的魅力,我们在生活中应乐观积极,胸怀豁达!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巩固熟读书写生字词和描写丁香优美的句子。
2.拓展作业:课外积累有关丁香的优美诗句。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巩固生字词,积累课内外有关丁香结的诗句,提升学生对丁香的情感,明白这愁怨背后应有的人生态度。
【板书设计】
2.丁香结赏花 悟花形状 愁怨颜色 胸怀豁达 香味 生活乐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