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植物的生长吗?
大家说一说玉米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提起秋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可是,你知道吗?秋天的累累硕果是万物通过在夏天用力地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金秋的收获。走进课文,让我们观赏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吧。
课文导入
16
夏天里的成长
RJ
六年级上
学习目标
1.会写“棚、苔”等
9
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
11
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第1课时
字词学习
棚架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péng
tái
xiǎn
píng
zhè
pù
zēng
fèng
yàn
棚
苔
增
藓
瀑
坪
蔗
缝
字词学习
谚
几
几个
几乎
柏
柏油
柏林
jǐ
jī
bǎi
bó
天冷得要命,桌子上的几(jǐ)个水杯几(jī)乎冻裂了。
我漫步在柏(bó)林的柏(bǎi)油路上,心中无限感慨。
处
处理
处所
量
尽量
测量
chǔ
chù
liàng
liáng
街道办事处(chù)近期处(chǔ)理了几次家庭纠纷。
为了测(liáng)量准确,应尽量(liàng)使用专业的设备。
活生生
棚架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软绵绵
谚语
农作物
尽量
坪(草坪)
评(评论)
瀑(瀑布)
爆(爆炸)
增(增加)
赠(赠送)
棚(棚架)
朋(朋友)
苔(苔藓)
台(台历)
谚(谚语)
颜(颜色)
【迅速】
速度高;非常快。
【本来】
原先;先前。
造句:本来他身体很瘦弱,现在很结实了。
【苔藓】
植物界的一大类,植株矮小,有假根。分为苔和藓两类,有很多种,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丰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
本文把山当作人来写。
【谚语】
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风后暖,雪后寒”“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尽量】
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造句:大家虽然工作很
忙,但学习的时间仍然要尽量保证。
迅速——
飞快——
增加——
软绵绵——
迟缓
缓慢
减少
硬邦邦
迅速——
飞快——
丰满——
增加——
快速
飞速
丰盈
增添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整体感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中心句
统领全文
围绕中心把事物写具体
夏天事物成长的特征——迅速生长
细读课文,想一想: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
动物
山河大地
铁轨
柏油路
人
植物
动物
第2课时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中心句
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圈画出本段写了哪些动植物,说说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的。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概括地写出了生物夏天生长迅速的特点。
品读课文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围绕中心把
事物写具体
具体描写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迅速生长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叭叭
拔节的声音,说明植物在夏天的生长速度格外快。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夏天里也能孕育生命,并使其快速生长。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本段是围绕中心句,通过选取不同事物来体现中心意思的。
写到的动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和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思考:紧扣“什么都在生长”这一中心,作者又描写了哪些事物?
写到的事物:山、地、河、铁轨、柏油路。
山、地、河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丰满
山为什么会变“丰满”呢?
山为什么会变“丰满”呢?
山上的草长生长——山显得“丰满”
地上的农作物生长——地显得“高起来”
夏天雨水充足,河水增多——河“变宽变深”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铁轨
柏油路
软绵绵
你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绿油油
沉甸甸
金灿灿
……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围绕中心把
事物写具体
有生命、无生命
的生长变化
描写不同方面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有很多,如夏天烈日下的路面会向上拱起,铁轨间的缝隙会变小,所以路面铁轨每隔一段都留有空隙。还有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天会变松弛略微下垂,而到冬天受冷时会绷紧。
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一找本段的中心句。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课文是如何具体写“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通过“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总是要长”等词句描写了人的成长。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农民们看了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杂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了。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
量地用力地长。
热天
“热天”指季节吗?
这里的“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吗?
还有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的提高。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增长经验,不能错过成长成才的最佳时机。
珍惜时间
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
本文从有生命的事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万事万物尽在其中,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告诉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主题归纳
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g
jià
tái
xiǎn
cǎo
píng
gān
zhè
pù
bù
zēng
jiā
fèng
xì
yàn
yǔ
棚架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二、把下面两句谚语补充完整。
1.六月六,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割谷喂老牛。
看谷秀
处暑不出头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教材习题
答: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课文围绕中心句,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写。
第2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说说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答:写到的动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和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法:本段是围绕中心句,通过选取不同事物来体现中心意思的。中心句点明了夏天动植物长得快、变化大的特点。围绕中心句,通过描写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表现它们长得快;通过描写“几天不见”,苞蕾开花结果,石头长满苔藓,泥地长草长菜,以及“个把月不过来”,小动物长大很多,表现它们长得快、变化大。
拓展空间
描写夏天的诗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陆游《幽居初夏》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