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一共有多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一共有多少》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21: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渗透模型思想。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加法来表示。
设计说明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充满童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加法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机会。
通过说一说、摆一摆、试一试及讲故事等活动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然后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2.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合并的意义。所有这些活动,不是老师去说、去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总结,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来,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魔法袋(内装若干个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进入小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认识了哪些新的小朋友呢?这个小朋友(笑笑)你认识吗?课件出示笑笑图片。
二、自主探究
1.笑笑变魔术——说一说。
(动画演示:笑笑从魔法袋里变铅笔,左手变出两支,右手变出三支,然后把它们合起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将一个充满趣味的“变魔术”引入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和参与的热情。
学生自由表达,提问。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起来是多少支铅笔呢?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商量。
集体交流: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呢?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板书加法算式:3+2=5。
介绍加号的名称和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齐读算式。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入学不久的孩子与周围的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2.老师的魔法袋——摆一摆。
老师也有一个魔法袋,猜猜里面装了什么?(桃子)老师要用这些桃子来考考小朋友。
老师摆桃子,学生说算式。
指1个学生摆,其余学生说算式。
同桌练习:一个同学摆,另一个同学说。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演示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规则,领到合作的任务,开展有效的同桌对话。
3.看图试一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同学们喜欢吗?(播放教材中熊猫吃竹子图片)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尝试自己说、同桌相互说。
学生汇报。
生1: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熊猫在玩耍。
生2:3只和2只合起来是5只。
生3:我用桃子摆了摆,写出算式是3+2=5。
师:同学们真棒,自己就发现了这么多问题。
4.看图摆一摆、算一算。
出示教材第24页摆一摆,算一算三幅图。
让学生选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来摆,列出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计算的理由。
三、巩固深化
1.看图讲故事。
出示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的图。让学生看图讲含有数学问题的小故事(从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将“看图写算式”改为“看图讲故事”的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数学表达的能力,不仅要求清楚地表达出图意,而且通过学生的表达,教师的帮助、评价,逐步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2.算一算。
出示教材第25页“试一试”,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讨论汇报。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加法问题,亲爱的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教室,看看你的家,哪些地方还藏着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呢?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