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识字3.拍手歌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读准课文三遍以上。
2.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标上小节序号。
3.圈:圈出“会认字”,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圈第一处)。
4.写: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4小节,认写生字,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观察图画、字理演变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世、界、雀、锦、雄、鹰、翔、雁、丛、深、猛、灵、休”13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歌”和“深”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猫、朋”2个字。
3.通过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同桌评价的途径,采取“读、圈、想、背”的学习方法,熟读课文,背诵课文1-4小节,初步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
【教学重点】
1.通过借助拼音、观察图画、字理演变的方法进行随文识字,正确认读13个生字。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歌”和“深”2个字,自主观察书写“猫、朋”2个字。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1-4小节。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
【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2.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则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出示两则谜语,一则谜底是熊猫,一则谜底是燕子,由此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结合猜谜语,在猜谜底的过程中,由动物引出这首关于动物的拍手歌,直接切入主题。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说说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们通过预习,知道这首儿歌主要讲了什么?
结合前期的预习,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认识,知道这是一首讲保护动物的儿歌。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这首《拍手歌》。
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挑战1:认生字。
师: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结合预习,明晰课文有10个小节。开火车把课文读一读,一人读一个小节。
自由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重点读好以下几个字的读音:“世、深”的翘舌音,“锦、雁、深”的前鼻音,“雄、鹰、丛、猛、灵”的后鼻音。
挑战2:认词语。
师:瞧,这些生字宝宝藏在了这些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这些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先自由读认识词语,再齐读,巩固认识词语。
挑战3: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有10小节,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合作来读一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读准10个小节的课文,依靠小组伙伴的力量将课文读正确。
3.对照标准,小组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读准生字。B.读通词语。C.读通句子。
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到底学得怎样呢?请小组对照标准开展小组合作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节奏感强的儿歌,每一小节的诗歌都各自押韵,所以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结合预习,说说自己的理解,知道这是一首保护动物的儿歌。之后在开火车朗读中随机正音,又在词语中复现生字正音,最后,通过小组伙伴的力量,把课文读正确,同时,又能正确地对同伴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探究二:观察字形,自主书写。
1.仔细观察,交流发现。
师:同学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生字的书写,看看谁写得正确、美观。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歌、深”,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歌”左宽右窄,“深”则是左窄右宽。关注“深”右边的第二笔是“横钩”,要写得规范。关注“歌”的右半部分是欠,不要写成反文旁。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边范写边再次强调要点——带领一笔一笔练写——展示点评、自我修正。
之后,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书写“猫、朋”2个字。
3.对照标准,自我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书写端正整洁。B.笔顺正确。C.结构美观。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通过左右结构的两个字的对比,发现“歌”是左宽右窄,“深”是左窄右宽,知道左右结构的字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自主观察“猫、朋”,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右相等,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正确书写。最后,能对自己的书写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探究三:品读感悟,走近动物。
1.自读全文,圈出动物。
挑战4:动物名称我来圈。
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师:这首儿歌到底讲了哪些小动物呢?
出示要求:自由读文,圈出小动物的名字。
引导学生能按顺序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齐读这些动物的名字。
2.学习第2小节。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哪个是孔雀?哪个是锦鸡?
出示孔雀图与锦鸡图,发现两者的相似处,理解“是伙伴”的含义。观察锦鸡羽毛的颜色、花纹,知道“锦”的本义,拓展组词:锦缎、锦旗、锦上添花。
男生读——女生读。
3.学习3-4小节。
师:大家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的《秋天》吗?
出示: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理解“会写字”。出示一只雁和一群雁的图片,理解“雁群”。出示“雀、鹰、雁”三个字,引导发现都有一个“隹”字。出示“隹”字的字理演变,认识“隹”。
12小组读——34小组读
4.背诵1-4小节。
挑战4:背诵课文我拿手。
出示背诵要求:
①同桌互相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②认真听,大声背。
③夸夸背得好的同学,帮帮背得不够好的同学。
4.对照标准,同桌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A.大声朗读,演好角色。B.认真倾听,提出意见。
师:请同学们对照标准开展同桌评价,每条1★,在“课题”旁打上相应的★数。
设计意图:
先学习第1小节,让学生在自由读文中圈出动物的名称,由此也清晰整首儿歌的结构。本课时重点学习1-4小节,抓住难理解的“锦”字,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组词拓展多种形式认识“锦”的音形义。学习第4小节则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理解“天空雁群会写字”这一句。
三、练习
1.读一读,记一记。
雁群
鱼群
鸡群
猴群
人群
群山
群岛
群星
群英
群雄
2.连一连,辨叫声。
鸟
虎
马
狮
猫
鸡
嘶
鸣
啸
叫
吼
啼
设计意图:
第一题主要是围绕文中的“雁群”进行拓展,能巩固理解很多人或物聚在一起可以用“
群”或者“群
”来表示。第二题则相对而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知识,能知道动物的不同叫声。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读、圈、想、背”的学习方法,读通了课文,背诵了课文1-4小节,还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小朋友们可真厉害!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生字抄写本》上每个生字抄写三遍,口头扩词。
2.拓展作业:把1-4小节背给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
将在课堂中积累的儿歌,延伸到课外,带动爸爸妈妈一起学习。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