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算理。
3.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难点: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算理,基于上述目标,教学设计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多媒体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为了使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易于学生接受,课堂上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创设植树情境和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算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不单要靠自己的讲解来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面对8加几,学生会探索出许多算法,鼓励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全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20根、2~9的数字卡片、每组20块积木。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植树造林有什么好处吗?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积极地植树造林。看,淘气和笑笑也来植树了。(出示课件:教材主题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看了这幅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描述图意并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解决“一共有几棵树?”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有几棵树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直观地展现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拿出你的小棒来代替树,摆一摆、算一算。然后用数学算式表示。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集体讨论交流
列出算式,板书:8+6=或6+8=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得出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探索8加几的算法。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请小组代表汇报计算方法,同时教师把学生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预设。
方法一:接数法,从8往下接着数9、10、11、12、13、14。
方法二:把8看成10,相加后在得数里面减2。
方法三:把6分成2和4或把8分成4和4用“凑十法”计算。
师:用下面的方法计算8+6=□,你能看懂吗?
三、快乐练习,巩固提升
1.师:通过解决“一共有几棵树?”小朋友们学会了计算8加6。你能试着算一算这些算式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圈一圈,算一算”)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圈一圈,算一算。
全班交流计算结果。
请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教师对各种算法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教师敢于放手,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别在组内、全班交流。评价时,不仅肯定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搭积木。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积木搭一搭,摆一摆,算一算。
8+5=□
6+8=□
3.小小设计师。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次序写出8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在写算式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补充,尽量把算式写完全。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8+9=17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加以整理。
师:根据你们设计的算式和得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4.教材第82页第3题。
独立完成,同桌对改,集体订正。
5.玩数字游戏。
同桌两人合作同时出示卡片,再组成加法算式,比赛看谁写出的算式又多又对。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而且把枯燥的计算练习转换为学中玩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