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有几只小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数感,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算理。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加几、6加几、5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算理,基于上述目标,教学时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首先由一棵大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的信息,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和继续研究算法的欲望,本课时的内容设计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形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必要的计算技能的形式及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7加几,6加几和5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在教学中,利用已学的进位加法的知识,给学生自主研究的空间,鼓励算法的多样性,使学生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投影仪,写有7加几的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引入课题
1.数的组成。
2.板演。
8+5=
8+7=
9+5=
9+7=
8+6=
9+8=
你是怎样想的?
3.口算。
7+(
)=10
7+3+4=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从学生学习过的问题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呢?(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
出示情境图: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
师: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编题预设: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师: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板书:7+6=13)
探究7+6=13的算法。
师指名一个学生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计算的过程。
师: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先把6分成3和3,7和3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等于13。
7+6
=13
/\
3
3
复述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拓展算法:还可以把7分成3和4,4和6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等于13。
设计意图:鼓励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并把合作目标与要求交代清楚,这是合作学习初期必须做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结果正确就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教师总结:运用“凑十”法把其中一个加数分解,与另一个加数凑成十,就能轻松地计算7和几的进位加法。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升
1.想一想。
7+4=□
5+6=□
7+7=□
师:我们不看图、不摆实物,这几道题谁会算?
自己小声说怎样想,两人一组悄悄算。
指名说:7+4=□怎样想?
5+6=□怎样想?
7+7=□怎样想?
师:你们真聪明,不用看图、不用摆实物、运用“凑十法”很快就把这几道题的结果算出来了。
2.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7+8=□
7+9=□
引导学生这样想:你们学过9+8=17,8+9=17这两道题吗?
为什么9加8得17,8加9也得17?
回答预设:因为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师:你们算过8+7,9+7的题吗?看到7+8,7+9这两道题怎么想?
回答预设:9加7等于16,7加9也等于16。
回答预设:8加7等于15,7加8也等于15。
教师小结:对,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这样能很快说出得数。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把枯燥的计算练习转换为学中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让学生主动发言,说说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