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了解二胡、唢呐、小鼓的声音及演奏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想象力与音乐创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体会快乐的情绪,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
××︱×× ××︱××??
0×︱×??
0‖
节奏
。
教法:本堂课在组织教学上我设置了四种基本教学方法,分别是:欣赏法:多媒体出示各种音乐会图片激趣导入新课。发现法: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完成课本空缺部分的填空并对歌曲初步认知。教唱法:以钢琴辅助教学解决重难点,学生借助多媒体媒介进行系统学习。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报展示,教师评优。
学法: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以语言
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我设计的是“参与-体验式”
的教学模式,基本理念是基于学生的实际,以音乐为主题,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愉快中学习,增强音乐记忆力,达到热爱音乐的目的。本首歌曲我设置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分别是1、定向激趣导入新课2、聆听体验初识歌曲
3、小组合作争抢表演4、拓展延伸探求新知。一、组织教学1、老师自我介绍2、准备导入新课二、激情导入1、直接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图片上的小动物正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导入律动2、老师邀请学生一起参加音乐会,在进入音乐会大门之前进行音乐游戏(节奏训练)3、进入音乐会主场,带领学生进行闯关任务音乐会场里即将举办一场快乐的音乐会,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呢?参加音乐会的第一个任务(1)我会认
器乐与节奏训练胡琴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是哪一个乐器?二胡又叫小胡琴,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胡琴的演奏方法(左手按弦,右手握弓)2\4?××
?××︱
×× ××︱××
0×︱× 0‖
吱
扭扭
▏吱
扭
▏扭扭
0得(儿)▏喂—‖生模仿并做节奏训练2.喇叭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课件)哦!原来是小喇叭的声音!
2\4?××
?××︱
×× ××︱××
0×︱× 0‖
????嘀嘀?哒哒??
嘀嘀??
哒哒
哒哒?得儿
喂????生模仿并做节奏训练3.
铜鼓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课件)哦!原来是小铜鼓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小铜鼓的声音2\4?××
?××︱×× ××︱××?0×︱× 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得儿
喂
注意小铜鼓的声音是非常有弹性的.
能不能按这个节奏把它模仿出来生模仿并做节奏训练三、歌曲学习1、我会唱(1)师范唱前两段,(2)学生模唱前2段(3)引导学生创编第三段歌词(4)师运用锣鼓伴奏演唱第三段歌词(5)学生演唱全曲,师纠正不足的地方(4)分组分段演唱(5)歌表演跟随伴奏,师生共舞四、创编拓展1、我表演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歌词铃鼓、双响筒、沙锤(1)敲起
我的▏
双
响▏
筒呀
得儿▏
喂—
▏
叮叮
当当
▏叮叮
当当
▏
当当
得儿▏
喂—咦?小狗▏
小
猫
▏
竖起
耳
▏
朵—
▏听得
满脸▏笑
嘻▏
嘻呀
得儿▏
喂—‖(2)摇起
我的▏
小
沙
▏锤呀
得儿▏喂
—
▏沙沙
沙沙▏沙沙
沙沙▏沙沙
得儿▏
喂—嗯?小
狗▏
小
猫▏
跟着
唱
▏呀—
▏
汪汪
汪
▏
喵
喵
▏
喵呀
得儿
▏喂—(3)拍起
我的▏
小
铃▏
鼓呀
得儿▏
喂—
▏叮铃
铃铃▏叮铃
铃铃▏铃铃
得儿▏喂—哎!小
狗▏
小
猫▏
摇头
摆
▏尾—
▏
跳呀
蹦呀▏跳
呀▏蹦呀
得儿▏喂—跳呀
蹦呀▏跳
呀▏蹦
呀得儿▏喂—‖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分组合作,歌伴舞的形式加入打击乐器展示五、总结下课师:时间过得真快,老师真不舍得跟同学们说再见,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那么,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教师简短的几句话,让学生倍感亲切,随音乐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也为老师的导语作铺垫?。1、各种音乐会形式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为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做铺垫。本首歌曲以乐器的演奏为线,贯穿全曲。出示歌曲中出现的三类乐器,先让学生来模仿其演奏方式,然后出示各类乐器的音频,使学生对乐器的演奏声音有所认识和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模仿乐器中加深对歌词的记忆,趣味学习贯穿全曲始末通过不同的演唱的方式,使歌曲多样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进入音乐的感知,有了唱歌的欲望。以打击乐器创编歌词,贯穿全曲,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并考验学生对歌词的领悟能力。表演过程中检验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了学与用的共赢。自评互评中认识自我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媒体:这节课我的设施运用了钢琴、多媒体、音像资料和锣鼓伴奏乐器来完成教学。主要目的用于聆听和感受音乐,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丰富学生情感。
教学评价:任何课程的学习中都少不了教学评价的作用,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评价中,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学习态度是学好习的前提,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纪律保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的展示情况进行观察评价。学习过程应着眼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度和认真情况,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歌唱的方式方法准确度以及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方面让学生通过比较决定小组加星的数量最后选出优胜小组,同时这也是学生自评互评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