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青蛙音乐会》人音版 (五线谱)(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青蛙音乐会》人音版 (五线谱)(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23 22: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版二年级三册第3课《音乐会》
《青蛙音乐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理念及思路: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听觉、视觉、动觉……)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突破学科边界,以大艺术教育观统领各个教学细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组建合作小组,引导主体发展”是我这学期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组建合作小组,课堂中初步形成参与性、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体验音乐的美与学习的乐。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乐曲的欣赏、学习,知道青蛙是益虫,喜爱青蛙从而自觉保护青蛙,感受大自然的美。
2.过程与方法:用人声模仿蛙鸣,用动作、声势、体态、合作、呼应等参与音乐表现。
3.知识与技能:听出音乐里青蛙的叫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体会感受乐曲风格并展开丰富的想像。
三、教学分析
《青蛙音乐》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这是一首外国管弦乐曲,单二部曲式结构。乐曲情绪对比强烈,既有欢快的引子与尾声,也有抒情、优美的“月夜”主题,再配以青蛙鸣叫的音响,音乐想像鲜明,适合低年级学生欣赏。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老师指导下,随音乐段落的进行和变化,自由选择表现的方式参与音乐的聆听。
难点:展开丰富想象,说说音乐中描绘的“青蛙音乐会”上的场景。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青蛙头饰,打击乐器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件和教具截图)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听《动物说话》纯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互相问好
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整齐有序地进课堂。
调整状态,全身心进入音乐课堂。
二、创设情景、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来,听听老师演唱的歌曲中,是什么小动物?(学生模仿,分声部练习)2.今天大小青蛙们聚在一起,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想不想去听?3.初次聆听全曲。边播放音乐老师边画图谱。4.在乐曲中青蛙的欢叫声在哪个部分?说出乐曲分几部分,有什么变化。5.聆听乐曲第一部分,边听边模仿青蛙的鸣叫和体态。怎么样才能气氛更加热烈呢?加入打击乐器(蛙鸣器)6.聆听乐曲第二部分,说说乐曲的风格特点,想像青蛙们在表演什么?7.学一学第二部分旋律,跟琴模唱,后配上歌词。再播放乐曲,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乐曲第二部分。8.聆听乐曲第三部分,说说音乐的情绪,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跟着老师翩翩起舞。9.再次完整听乐曲,用青蛙叫声以及歌曲、舞蹈等不同形式表演。10.分组表现。老师指定一、三小组合作蛙鸣,二组演唱,四组舞蹈。(根据听到的相关乐曲片段进行表演)
学生认真聆听老师范唱,然后说出听到的歌曲中的动物,并且模仿。学生聆听后说出对乐曲的理解,每个部分不同的风格特点。(先讨论再选择)
学生用动作、声势表现乐曲第一部分,(兴奋、热烈)聆听乐曲第二部分,说说音乐的情绪,想像青蛙们像是在表演什么?(聆听乐曲第二部分)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乐曲中第二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翩翩起舞,领略乐曲不同的风格,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学生用不同形式完整表现乐曲,蛙鸣——演唱——舞蹈。
1.引导出明确的小动物,为下面内容做铺垫。2.分声部练习蛙叫又为学生奠定下和声的基础。边聆听音乐边看老师的图形谱,可以让抽象的音乐形式,变得直观。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及模仿能力。体会和感受乐曲不同的风格,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合作、创新能力。
三、知识拓展
1.介绍管弦乐演奏曲,讲解管弦乐队,及主要演奏乐器。2.《青蛙音乐会》里第几乐段是用小提琴演奏的?3.一起来模仿小提琴演奏姿势。4.加入小提琴演奏姿势,播放乐曲,再次完整表现。
初步认识管弦乐及管弦乐队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小提琴。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边聆听乐曲边模仿。
1.初步认识管弦乐及管弦乐队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小提琴,以及演奏小提琴的姿势。2.提高学生的认知度,以及音乐合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及思想情感教育
1.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举手说一说。2.师解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片,”,后请学生们说说丰收和青蛙有什么联系?3.师总结: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让我们的大自然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学生都说说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青蛙的看法,及以后将会怎么样去对待小青蛙。
1.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巩固课堂知识。2.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懂得爱护小动物,保护小青蛙,保护生态平衡。
八、教学反思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管弦乐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上课时的注意力比较难集中,要想学生认真的欣赏音乐、聆听音乐是不容易把握的。所以我在这节课中主要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主来欣赏乐曲。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
1、
以激趣为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欣赏乐曲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和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边玩边欣赏乐曲,让学生在玩中体验乐曲。课堂一开始,我先用乐曲中第二部分的旋律加上自编的歌词范唱,让学生听出来唱的是什么动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初步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结合音乐不同的情绪在黑板上画图形谱,让学生更直观的欣赏乐曲,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说出每个部分不同的情绪体会,并且说出不同的部分所描述的不同场面,学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层层深入的聆听和体会乐曲。
2、
以思考讨论为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欣赏乐曲
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我主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就如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每聆听一遍音乐我都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表达独立的见解,如:乐曲中描述什么样的情景?说一说你的理解。这部分音乐中,青蛙们在表演什么?你能模仿一下吗?小组讨论合作,请你们结合乐曲演一演。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是非常认真的,注意力很集中,学生就在思考中认真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走进音乐。
3、
以感受体验为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欣赏乐曲
欣赏课是以感受为主,只有围绕着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才能真正地使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感受和体会音乐,让学生在感受和体会音乐中理解音乐。我主要以动、演、唱、玩、说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欣赏音乐。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