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2.掌握简单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比推理过程,总结时间单位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的方法。
2.经历探究经过时间的计算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钟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习题,指名回答。
(1)1时=( )分 60秒=( )分
1分=( )秒
60分=( )时
(2)钟面上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 )小时,每个大格表示( )分钟,3个大格表示( )分钟。
(3)时针从3走到5是( )小时,分针从3走到6是( )分钟,秒针走1圈是( )分钟。
2.同学们一定听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名言吧?
(1)交流:这句名言是描述什么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2)小结:这句名言是描述珍惜时间的,光阴就是时间,时间比金子还要珍贵,金子可以买到,可是时间失去了,就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那么你的时间就像比别人的多了一样。(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操作指导:通过上述两个活动,顺势引出“时间”这个概念,揭示课题。
板块二 类比推理,探究新知
活动1 时间单位的换算
1.根据进率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4页例1。
2时=( )分
自学提纲:
(1)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1时是( )分,2时里面有( )个1时,2时就是( )分。
学生填写后向班级同学汇报。
预设
生1:1时是60分,2时就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生2: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所以2时等于120分。
2.针对性练习。
5时=( )分 ( )时=240分
3分=( )秒
4分=( )秒
3.学生自己编写几道时间单位换算题,与同桌交换填写,再判断对错。
活动2 计算经过时间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早上几时离家,几时到校呢?能算出自己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吗?
(学生汇报)
师:小明每天早上自己去上学,你能算出他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吗?
课件出示教材5页例2情境图。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小组合作,计算经过时间。
(1)观察两个钟面,讨论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记录算法,汇报小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预设
生1:数钟面上的大格,分针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生2:数钟面上的小格,分针走了15小格,是15分钟。
生3:45-30=15(分)
教师简评计算方法,检查计算结果。
师:计算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用到达时的分钟数减去出发时的分钟数,就能求出经过时间。填空题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但是应用题就要用减法列式计算。不在同一小时内,要先用减法算出经过几小时,再算出经过几分钟。“分”不够减时,向“时”借1小时当60分钟,再计算。
分享你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汇报)
3.情境练习。
出示教材5页“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算法。
操作指导:本部分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但也要指明应用题需要列式计算。
板块三 巩固练习,应用反馈
1.小手指,拨钟表。
老师说时刻,学生先按要求拨钟表,再根据实际情况算出经过时间。
2.智慧大比拼。
师:现在来考考你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掌握了没有。
出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18页),小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答案,教师引导。
3.连一连。
《新闻联播》 1小时30分
做眼保健操
5分钟
看一场电影
30分钟
4.计算经过时间。
吃早饭:早上7:15~早上7:35
( )
锻炼:上午9:25~上午9:45
( )
看书:下午3:10~下午3:55
( )
看少儿节目:下午5:40~下午6:00
( )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说一说本节课你在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怎样把几时转化成几分,几时就是几个60分相加。
生2:我知道了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经过时间,如数钟面上的格子数、用算式计算等。
生3:我知道了怎样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就是进率累加。
2.明确学习方法。
师:想一想本节课你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预设
生1:我把新知和旧知对比,找到了新知的解决办法。(教师总结:类比推理)
生2:数钟面上的格子数。(教师总结:直观操作便于帮助理解算法)
3.布置作业。
设计一张漂亮的星期日作息时间表。要写清楚活动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活动名称及经过时间。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时间单位的换算:2时=(120)分
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计算经过时间时,从整堂课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节奏把握适当。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全班交流,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例题情境贴近生活,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始终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反馈,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有很大帮助。
教学计算经过时间时,结合课件展示的钟表帮助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脑海里形成钟表的表象,再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表,从而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生建立了钟表的表象后,可以进行计算,但是对于有一些难度的题,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容易出现错误。这是本节课欠缺的地方,还需要加以弥补。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再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做充分的准备,多设想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教学就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