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4.2.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21: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经历归纳概括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抽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计算,指名板演,讲讲计算方法。
24-12    45-26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
2.情境导入,获取数学信息。
动画片是同学们的最爱,动漫设计的叔叔阿姨们不怕辛苦,为孩子们制作了很多优秀的动画片,你喜欢哪个动画片里的人物呢?说给大家听。
生:喜羊羊、小猪佩奇、熊大、熊二、孙悟空……
你们知道的都是获奖的优秀动画片,其实啊,我国每年都生产多部动画片,也都很有趣。请同学们看这个统计表,你会获取很多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 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数/部
29
86
124
186
249
322
385
435
优秀/部

41
32
33
50
52
81
82
(学生汇报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
3.筛选问题,引入新课。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②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本板块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出话题,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板块二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1.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1。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出示探究提纲:
(1)分析题意,自主列出算式。
(2)独立尝试,进行计算。
(3)小组内交流笔算方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根据题意,求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35-322。
生2:列竖式计算。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5-2=3,在得数的个位上写3;十位上3-2=1,在得数的十位上写1;百位上4-3=1,在得数的百位上写1。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435-322=113
根据水果精灵的提示,大家想一想: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选出代表回答)
生: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2。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学生自学解决例2)
出示自学提纲:
(1)读题,列出算式,想想列算式的依据。
(2)独立笔算,讨论:十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3)小组内交流笔算方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根据题意,求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35-86。
生2:列竖式计算。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5减6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当10,5加上借来的10再减,15-6=9,在得数的个位上写9;十位上被个位借走了1,还剩2,2减8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当10,2加上借来的10再减,12-8=4,在得数的十位上写4;百位上被十位借走了1,还剩3,落下来,在得数的百位上写3。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435-86=349
根据水果精灵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结果为什么是4,而不是5?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因为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十位上的3被借走了1,还剩2,2减8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10,加上十位上的2是12,用12减8得4,所以十位上的结果是4,而不是5。
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计算354-66,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活动2 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1.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在计算时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在计算时不需要退位,第二道题在计算时需要退位。
2.根据刚才的计算,小组讨论:三位数减三位数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4.轻松一刻:和我说儿歌。
退位减法
小足球,用脚踢,不够减时要退1。
退1做十加原数,用和再减真容易。
退位不忘点标记,退后少1记心里。
养成验算好习惯,精准大王争第一!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尝试计算、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自主探究算法,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减的算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板块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44页3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
生:这节课我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连续退位减法在计算时,一定注意不要忘记把借走的“1”去掉。应用这个笔算方法是不是可以笔算更多位数的减法了?
2.布置作业。
教材44页1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减法中比较难的,因为它涉及了连续退位。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的知识,所以
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出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通过独立计算、同桌讨论、班内汇报交流、集体订正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获得对三位数计算方法从直观到抽象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体会“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再减”和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思路,准确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我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利用课件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减法问题,并列出减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先笔算不退位减法“435-322”,再笔算连续退位减法“435-86”,连续退位减法并没有很多新知识,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但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教师走,思维逐步训练发展的阶段。因此我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发现连续两个数位上的数都不够减,从而引发思考“十位怎样算”,再与同桌交流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把算法出示到黑板上,学生根据出示的算法讨论,最后我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总结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第三个层次是当堂训练,进一步巩固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教学最终落实到训练上,使方法和算理相融合,尽可能做到人人到位。
本节课还有两个特别的设计就是随堂检测和奇思妙想,旨在教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课堂学习追求。但因容量有点大,随堂检测和奇思妙想的时间都只能放到课后。课堂上还是说得多,做得少,整节课学生虽掌握了基本算法,但在练习中发现学生计算准确率不高,错误类型大致分为三点: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得不够熟练;二是连续退位时忘记已经退了1个10,在计算该位时没有减去退位的1;三是漏写或抄错数字。在今后的计算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这个学习过程较枯燥,如何巧妙地组织教学,让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又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是以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