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4.1.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4.1.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21: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用验算来验证计算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方法的抽象归纳过程,感悟算理与算法的不同之处。
2.经历验算过程,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2.通过学习,了解我国野生动植物的情况,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复习计算,激活经验。
(1)笔算下面各题。
43+52=     32+59=     263+145=     51+49=
(2)交流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2.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课件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欣赏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
爱护环境、珍惜野生动植物人人有责。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中,也包含许多数学问题,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吧。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操作时,要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作准备。利用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后直接引题,切入重点。
板块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1 类比迁移,探究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38页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出示探究提纲: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根据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出算式。
(3)尝试列式计算,算后和小组同学互评对错,如果错误要找到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2.各小组汇报计算方法。
方法一 笔算。
 方法二 利用凑整的方法简算。
 445+298
=445+300-2
=745-2
=743
活动2 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1)为什么可以用凑整的方法简算?
(2)在笔算的过程中,你发现这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
生1:这道加法算式中的298接近300,所以可以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简算。
生2:在笔算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道题不仅个位要向十位进1,十位也要向百位进1,以前我们学过的题中只有一次进位。
2.揭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发现这道题与前面学过的题的不同之处:不仅个位要向十位进1,十位也要向百位进1。这样的加法,我们叫做连续进位加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组织学生讨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计算连续进位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比较、讨论和总结,我们学会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学会了可以根据算式中数的特殊性选择其他的计算方法。根据连续进位的特点我们编写的拍手歌的哪句话可以改一改,变成连续进位的加法呢?
学生试着改动,如果不会改,教师帮助改编。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相同数位要对齐。
你拍二,我拍二,对齐之后再计算。
你拍三,我拍三,个位加起记心间。
你拍四,我拍四,连续进一写数字。
你拍五,我拍五,认真计算不马虎。
活动3 辨析,明确加法的验算方法
1.课件出示。
方方学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后,做了下面两道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做得对吗?如果错了,那么错在哪里?
259+68=939          597+373=960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方方把259+68这道题做错了,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方方列竖式时,把百位和十位对齐了,把十位和个位对齐了,所以做错了。
生2:方方的第二道题也做错了,这是一道连续进位的加法题,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十位时,应该把进位的1加上,方方没有加上进位的1,所以做错了。
3.让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方方做错的。
预设
生1:第一道题通过观察就知道相同数位没有对齐,所以做错了。
生2:第二道题我按照方方的算式加了一遍,发现应该得970,方方得960,所以做错了。
生3:第二道题我把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重新列竖式计算了一遍,发现结果是970,方方得960,所以做错了。
4.小结: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非常好,尤其是第三种方法,用来验证笔算的结果是否正确非常实用,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验算。今后同学们在笔算出结果之后,都要养成验算的习惯,以保证我们计算的准确性。
5.引导学生总结:我们在计算时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误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要按照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注意把进位的1标出来,加的时候不要漏掉;计算之后要验算。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操作时,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究中让学生感知到口算、笔算、简算都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多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体验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在计算较大数的笔算时,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通过让学生纠错的环节,引起学生对计算易错点的关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验算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奠定基础。
板块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3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39页5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动脑想一想,填一填。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同时知道了加法验算的方法及重要性。
2.布置作业。
教材39页4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5+298=743(种)
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先带着学生复习了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以此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例3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交流。在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我试着去了解学生的困惑,并给予及时的引导。迁移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联系旧知的同时发现窍门,经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既获得了新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非常注重教学难点的突破。例3是一道用连续进位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进位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的十位上应该是几,百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十位上相加的和时,要记得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且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也要向百位进1。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要进行对比强调。
在本节课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探究、学习,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