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处理进位叠加的情况。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迁移的学习方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探究精神。
2.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独立笔算,汇报计算过程。
2.看算式,用手势表演连续进位。
口号是:进位、加上,进位、加上。
加法连续进位同学们手势做得真形象,乘法也有连续进位,自学能学会吗?
小结:从个位乘起,乘到那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操作指导:本板块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原则,课前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和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训练,旨在对笔算方法进行回顾,为实现知识的迁移类推做好准备。
板块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1 收集信息,独立列式
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学生独立列式。(24×9)
活动2 迁移类推,讨论算法
1.先估算9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再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 因为24比20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竖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竖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竖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竖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同学们再次用手势表演乘法连续进位。口号是:相乘、进位、加上,相乘、进位、加上。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
(2)汇报计算方法。
预设
生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生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生3:相同数位要对齐。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活动3 迁移类推,深化理解
1.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2.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竖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竖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3.学生讨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时,要记着加上后一位进上来的数)
操作指导:本板块重点是让学生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出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确定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板块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1)计算。
69×8= 76×4= 164×5= 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见本书189页),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投影仪,每台投影仪8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拓展练习。
根据A组算式的规律直接写出B组算式的积。
A组:11×9=99 B组:66×9=
22×9=198
77×9=
33×9=297
88×9=
44×9=396
99×9=
55×9=495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还有哪些困惑?
预设
生1:这节课我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笔算时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时,要记得加上后一位进上来的数。
生3:这节课我是先估算,再笔算的。
生4:我在小组讨论中知道了笔算的方法,我的困惑是多位数乘多位数是否也是这样笔算的呢?
……
2.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反思
今天跟学生一起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乘法难度实在太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所以在批改作业时难度很大,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比想象中难得多。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以下两处对比做得比较好:
对比一: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算式的计算过程加以对比。如:24×4和24×9,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对比二:将“做一做”中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进行比较,再次体会“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虽然做了这两处对比,但是不够深刻,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以至于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仍然出现错误。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计算,都看一看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时,要想一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后,要检查。以后备课时,备教材备得细致一些,备得到位一些,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