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2.汉代都护作为一种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或称之为官职,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由此判断,西域都护(
)
A.由汉代使职发展而来
B.是汉王朝正式的官制
C.是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D.是汉代管理边疆的主要机构
3.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由此可知唐太宗(
)
A.在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
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战争手段
C.在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上包容与开明
D.反对征服战争主张以安抚为主
4.据记载,本系闽南的地方海神妈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渐次传播到了环中国海各处,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
)
A.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
B.加强了中国对邻国的政治控制
C.促进华人群体共同信仰的形成
D.推动了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5.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明太祖要求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这表明(
)
A.汉藏民族拥有相同的赋税政策
B.政府施以因俗而治的治藏政策
C.朝贡贸易有利于汉藏间友好关系
D.政府对藏族地区实行必要的管理
6.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7.下列关于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B.最远抵达波斯湾
C.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D.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8.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
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
9.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10.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这表明,当时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
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11.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
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D.“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
1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13.汉朝时,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在魏晋时期墓壁画中却有很多贵族和平民穿左衽袖衫的画像。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
B.佛教文化的传播
C.绘画风格的影响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4.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郑和下西洋
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
C.民族交融的加深
D.专制集权的强化
16.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17.清顺治十七年康熙元年和十七年三次下达“迁界令”,强迫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不等,渔船商船——律禁止出海。这一做法
A.打击了沿海的抗清斗争
B.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宣告了朝贡贸易的破产
D.阻止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18.唐太宗强调“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
A.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B.打断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淡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
D.解决了边疆政权对中央的威胁
19.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20.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宜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这体现出
A.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C.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D.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是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辽阔西北边疆地区的最高管理机构。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部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史称的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
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22.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强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况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从材料信息“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可知,汉代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且对外交往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有汉朝和大秦的交往,大秦不属于亚洲国家,故不能得出A项结论;使者往来只是对外关系的其中一项内容,并非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
2.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可知,西域都护是由使职发展而来的,故A项正确;西域都护并非正式的官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开始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其他管理边疆的机构,无法体现西域都护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
3.C
【详解】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汉武帝时期进行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疲敝,成就不大,而自己却采取了与汉武帝不同的民族观念。这表明唐太宗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故C项正确;两位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也有共同的方面,“完全不同”一词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汉武帝政绩的认同,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太宗反对民族征服战争,主张以更加友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但不一定是安抚的政策,故D项错误。
4.C
【详解】
据材料“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可知这使得华人认同感、凝聚力加强,即促进华人群体共同信仰的形成,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中国对邻国的政治控制,故B项说法错误;D项“与各国”夸大了范围,排除。
5.D
【详解】
从材料可看出,明政府对藏族地区的赋税政策做了明确规定,说明政府对藏族地区实行必要的管理,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藏区赋税政策,并没有说明与汉族是否相同,故排除A项;“因俗而治”的治藏政策材料未体现,故排除B项;政府对藏区的赋税政策与朝贡贸易不同,故C项错误。
6.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建设,设典客、典属国,分别处理内外民族事务,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与“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无关,排除A项;“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7.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所以B项与题意相符;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陆上丝绸之路一起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择B项。
8.B
【详解】
依据“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可知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B正确;依据题干可知茶马古道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以得出茶马古道一定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事实上当时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应是丝绸之路,A排除;题干反映了茶马古道促进了宋朝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但没有体现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C排除;题干反映了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但不代表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直接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管辖,D排除。故选B。
9.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晋朝时,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表明这些少数民族主动认同自己与中原汉族同族同宗,体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表明当时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项正确;“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故B项错误;“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
10.D
【详解】
从材料中的“而是‘某郡某县'人”“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所出现的这种现象推动了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故答案为D项;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这种现象与加强思想控制没有关系,排除B项;C项中的“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
11.D
【详解】
理藩院是清朝设置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与六部地位相同,D正确;秦朝的“道”与县同级,排除A;鸿胪寺是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排除B;“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管理制度,排除C。
12.B
【详解】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少数民族立传,说明在其认识中,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代是大一统的国家,汉武帝时期对政权的巩固促进了民族融合,B正确;A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四夷而非仅仅有北方,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13.D
【详解】
根据“而在魏晋时期墓壁画中却有很多贵族和平民穿左衽袖衫的画像。”可得出服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民族间的融合,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根源,排除。
1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和清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都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主题,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玄奘西行天竺和郑和下西洋属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②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
15.C
【详解】
根据材料“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可知,汉人的穿戴式样出现在辽代墓葬壁画中,契丹人的发式也受到了汉族的影响,说明民族交融的加深,所以C正确;材料涉及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融合,没有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A错误;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深,这与“程朱理学的影响”无关,所以B错误;“专制集权的强化”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
16.C
【详解】
根据材料“‘长’字汉代瓦当”、“‘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汉归义羌长’印”等汉代出土文物的共同史料价值在于印证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疆域范围极其广阔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周边民族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排除D。
1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前期强迫东部沿海居民内迁,禁止渔船商船出海,阻止沿海居民接济郑成功,影响了沿海居民生活,打击了沿海的抗清斗争,A项正确;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说法绝对,B项错误;清初海禁针对的是沿海反清力量,传统的朝贡贸易并未因此破产,C项错误;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未能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D项错误。
18.A
【详解】
唐太宗认为对少数民族“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既如果能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就能够促进“大一统”,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故选A;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B;材料并非强调民族差异的淡化,而是强调民族情感,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理念产生的效果,排除D。
19.B
【详解】
据题干“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可知,李冰和文翁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管理,根据律令治民和“化夷为夏”有利于巴蜀民众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推动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故B选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巴蜀地区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A选项错误;“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与“化夷为夏”反映出秦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是一致的,C选项错误;题干旨在强调李冰与文翁二人因地制宜治理巴蜀地区,未涉及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相关信息,D选项错误。
20.B
【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都都认为自己与汉族是同根同源,这体现了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B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相结合,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法,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华夏认同,而不是指国家统一,排除D。
21.
(1)措施: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推广中原地区的赋税、军事制度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特点:治理体系日益完善(设置专门机构);因俗而治;注重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版图;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边疆开发;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
【详解】
(1)问根据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可得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根据材料一“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可得出推广中原地区的赋税、军事制度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不同时期边疆管理的措施可得出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据材料“土官制度”“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等信息可得出因俗而治;据材料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中央权威。第二小问,从边疆开发、民族认同、疆域版图、边疆治理模式等方面回答。
22.(1)国家变化: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民族变化: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
【详解】
(1)根据材料“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在民族方面,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方式:根据材料“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强戍”可知,移民戍边;根据材料“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可知,通过设置管理机构和战争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可知,通过和亲处理民族关系。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