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检测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检测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4 17: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收回外国在华驻军权、兵营地产权、自由经营权、内河航行权、司法权等,并清理外国企业和文教事业,清除隐藏其中的外国间谍。其根本目的是
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B.便于在平等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C.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
D.表明与国民政府统治的区别
2.周恩来曾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即使对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不能“一切依赖外援”,“倒在外国人的怀里”。这表明
A.“一边倒”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B.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要和平共处
D.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说:“我充分理解‘一个中国政策’,可除非我们与中国在包括贸易等其他方面达成协议,否则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非要被这个政策绑住。”该表态
A.体现了美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符合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相关精神
C.违背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
D.有利于构建合作共赢的中美外交关系
4.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实施“一边倒”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发展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5.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不结盟政策,说明了我国对外政策
A.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
B.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
C.由国家利益决定
D.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
6.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会议顺利进行
B.切实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
C.推行“一边倒”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7.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同时也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这两个纪念日代表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和平与友好,一条是战争与对抗。其旨在
A.表明中国始终不忘十四年抗战的历史
B.表明中国奉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方针
C.批评二战后日本一直在两条道路间摇摆
D.希望日本能理性看待和接受中国的振兴
8.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以来,仅9次使用否决权,其中6次是在2000年以后。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成为发展中世界的支持者,并郑重宣布中国支持联合国事业的新举措。这显示出
A.新世纪的中国正逐渐成为更加自信的大国
B.中国加入联合国之后政治、经济地位逐渐提高
C.中国已经与亚非众多发展中国家结盟
D.联合国改革提升了中国在重大事务中的权重
9.如图为1950~197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数轴图。出现图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有学者指出,“一边倒”决策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作出的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这里的“合理”主要是指
A.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
B.暂时解决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D.清除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调整、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其中万隆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突出了独立自主的精神
B.对于美苏两国主动避让
C.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12.1958年10月,亚非作家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举行,来自中国、苏联、印度、加纳等几十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会议。作家们形容这次会议是“文学的万隆会议”“亚非文艺复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
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
C.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
D.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
13.2014年1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该组织于2001年正式建立,中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14.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重大活动。这反映出的我国的外交策略是
A.谋求与新兴民族国家的合作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积极建设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6.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A.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B.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
C.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D.发展南南合作,反对大国霸权
17.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B.采取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8.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是指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
C.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D.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19.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外交
A.在积极推行无敌国外交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面深化上合组织合作
20.邓小平曾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材料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
A.当时的中国很穷
B.中国永不称霸
C.不干涉别国内政
D.开展多边外交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西欧实际上处于冷战状态。那时,中国仅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瑞士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虽于1950年初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直到1954,年才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欧共体的成立,中国开始与西欧国家尝试接触。1964年中国与法国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建立,使中国与西欧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欧关系揭开了历史新篇章。许多西欧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欧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
——摘编自张林初《中欧关系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中欧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中欧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很多互利共贏的合作面。在处理与欧洲关系中中国越来越自信,中欧关系也越来越平等和成熟。改革开放之初欧洲确实方方面面都比我们要发达和先进,而现在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都亚于欧洲。尤其是在电子化、网络化和数据化方面,中国也乘上了新一轮发展的直通车。
——据石晶《从两大阵营到全方位的合作伙伴中欧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治理之道》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欧关系的演变,并指出这一时期影响中欧关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以来中欧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欧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的易错之处是不能正确认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的本质。题干中采取的措施是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的贯彻,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目的,但根本目的是巩固政权,排除ABD项。故选C项。
2.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周恩来曾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能有依赖外国之心,不能“一切依赖外援”,这表明新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于苏联不能有依赖之心,并没有显示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要和平共处”,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特朗普的表态违反了“互不干涉内政”原则,C项正确;美国奉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方针,“体现了美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说法违背了史实,排除A项;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表态明显违背了联合公报相关精神,排除B项;“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石,该表态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即万隆会议召开前后,更多国家和团体的代表到中国访问,主要原因是中国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B项正确;当时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仅有十多个,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一边倒”方针不是1955年前后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直到1961年不结盟运动才开始兴起,排除C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在新时期才制定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
新中国成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一边倒”有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中苏关系日渐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助于中国国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20世纪80年代的不结盟政策则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故C项正确;AB项不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调整的依据,排除AB项;国家实力只是一个方面,不是最主要的,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
时间信息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建交国家主要是“广大亚非拉国家”。结合此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可知,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答案为A项;我国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之后,B项错误;“一边倒”外交方针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C项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属于影响而非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A项。
7.D
【详解】
作为外交部部长,王毅将两条道路同时提及,是希望日本能认清形势,理性看待和接受中国的振兴,把握好国家前行的方向,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强调的两条道路不符,排除A项;新时期中国确实奉行了全方位无敌国外交方针,但与材料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二战后初期,日本坚持和平与友好道路,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只是后来日本国内有些人还在这两条道路之间摇摆不定,甚至企图开历史倒车,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
题干材料强调新世纪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这是在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更加自信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A项。
9.B
【详解】
图片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建交国家不断增多,主要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故B正确;《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在1972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C项在1971年,只是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D项也只是具体的外交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外交政策是当时国际形势的产物,是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故A项正确;B、C两项都是中国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表述不全面,故排除BC项;清除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中万隆精神“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和平共处”可知,中国不再简单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是与不同意识形态的一些国家接触和建交,这实际上是淡化了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C项正确;我国在成立之初就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独立自主是这些外交政策的共同点,排除A项;对美苏两国的主动避让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万隆精神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没有体现出要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一次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会议。1958年的亚非作家会议被称为“文学的万隆会议”,说明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故C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意识,而非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和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中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即“结伴不结盟”,B项正确;这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中国不是发达国家,排除C项;这也不是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与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的限定不符,符合题意;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三者是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5.C
【详解】
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皆为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由此可知我国的外交策略是积极建设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项正确;A项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排除A项;B项中“联合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选C项。
16.B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两霸”是反对美苏两霸,“一条线”是指联合美国等抗苏,“全方位”是指新时期中国政府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即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正确;A项是一边倒的表现,排除A项;CD项中的外交活动都有明显的偏向性,不是“全方位”外交的表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
根据“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可知周恩来认为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蒋介石实行的都是屈辱外交,我们不学他们,说明我们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故选C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新中国政府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三大外交方针都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上合组织的组建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所以“另一种温和的原则”指的是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故选C项;上合组织体现的不是反殖反霸,排除A项;上合组织不是局限于经济合作,排除B项;上合组织不是军事同盟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
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C项正确;改革开放指出,中国积极推行无敌国外交,排除A项;这不是谋求地区性和平,排除B项;这也不是上合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三世界指的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是指中国不效仿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即中国永不称霸,故选B项;当时中国很穷并不是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的理由,排除A项;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不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排除CD项。故选B项。
21.
(1)演变:由相互对立到友好合作共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欧国家外交独立意识的增强。
(2)特点:全方位、多层面、互利共赢;合作关系日益平等、成熟意义:有利于中欧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3)启示:立足于国家利益,致力于增强国家实力;善于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合作共赢。
【详解】
(1)演变:根据“中国与西欧实际上处于冷战状态”、“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欧关系揭开了历史新篇章。许多西欧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欧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可知中欧之间由相互对立到友好合作。因素:根据“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欧关系揭开了历史新篇章”等信息可知导致中欧关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西欧国家外交独立意识的增强。
(2)特点:根据“中欧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很多互利共贏的合作面”得出全方位、多层面、互利共赢;根据“中欧关系也越来越平等和成熟”得出合作关系日益平等、成熟。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有利于中欧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3)根据中欧关系的变化和所学可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立足于国家利益,致力于增强国家实力;要善于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合作共赢。
2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详解】
根据材料二中“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等信息,结合所学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突破主要有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