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歌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02 19: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2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短 歌 行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2学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循着诗句进入诗人的心灵,把握作品中流露出的诗人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蕴;诵读品味,思考体会,初步学会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慷慨之气,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深入探究讨论诗歌内容;2、把握作品中流露出的诗人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蕴。
教学思路 初读诗歌,理解诗歌字面意思――再读诗歌,深入探究讨论诗歌情感与内容――研究曹操的情操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主要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2、讨论探究3、研究性学习
教学资源 1、影片剪辑《三国演义·横槊赋诗》2、《短歌行》录音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先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断(播放影片剪辑《三国演义·横槊赋诗》。看看剧中主人公是谁 从他言谈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学生回答老师提的问题:曹操。诗歌创作的背景,他要吟唱的歌词就是有名的《短歌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初读诗歌,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字面意思。 1、请两位同学朗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这样读的原因,老师指出优缺点(在此过程中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此诗):2、放《短歌行》范读,让学生把握感情和节奏。3、明确读诗方略:①、理解诗歌的字面内容,读到字里行间去;②、探究作者情感,读到人心里去;③、到文字背后去,探究艺术技巧;④、到我们心里去,形成读者体悟。 1、请两位同学朗读,并分别说出自己这样读的原因,同学指出优缺点(在此过程中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此诗):2、听《短歌行》范读,把握感情和节奏。3、学生读诗,提出疑问,学生解答,理解诗歌字面意思。(学生对照注释,解决难懂的字词句,疏通诗意。提出不懂之处,学生互相解答。) 1、加强诗歌的朗读教学;2、发展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讨论诗歌情感与内容 1、你认为本诗的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这种感情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2、有人说这首诗是首英雄的忧歌。请同学们积极发言,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诗句,谈一谈你的认识与体会或读这首诗的感受。明确:1、“忧”。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人才难求,求贤不得2、⑴老师进行点拨、评价。⑵小结各组学生感受、讨论的情况。 学生深入诗歌,理解诗歌情感与内容并进行感受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明确:1、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朝露”可以看出)人才难求,求贤不得(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以看出。)2、例① “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因此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功业未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这种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值得我们学习。为他忧叹人生短暂却能抓紧时机、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精神所打动。( 它教给我“惜时与成才、立业 ”的道理) 1、培养学生对诗歌情感与内容的思考;2、培养学生对诗歌多方面多角度解读;3、初步学会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身处乱世,年事已高人,可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志豪情,值得我们学习。为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抱负所打动。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包含“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道理。)为他求贤若渴的态度(心情)所打动。④诗歌运用多种手法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a、引用:b、比喻c、引用典故
四、课堂总结 1、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内涵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全诗着眼点:人生短暂,功业未就 忧人才难求,求贤不得全诗落脚点:志 一统天下结论:《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因此本诗意境忧而不伤,有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2、感悟主旨,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1、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内涵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学生发表看法2、感悟主旨3、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诵诗歌。4、欣赏《三国演义·横槊赋诗》相关片断,再次感受情感。 1、加强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
五、研究性学习 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操是多么地高尚,他求贤若渴,可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那么的多疑、阴险、奸诈、残暴。这种反差极大,请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提示: 1、小说体裁因素:《三国演义》题材七实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2、历史上民族关系因素: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 ,人心思汉。3、三国戏和评话本的人民创作性因素:反对“暴君”、“奸相”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4、《三国演义》作者因素: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 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操是多么地高尚,他求贤若渴,可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那么的多疑、阴险、奸诈、残暴。这种反差极大,请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共同研究,课后形成小论文。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学生习作小论文的能力
六、板书 人生苦短忧思 ——低沉 《短歌行》 贤才难求 英雄之慷慨悲歌(求贤歌) 壮志 一统天下 ——昂扬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动口动脑动手能力  2、将诗歌欣赏的方法于一篇经典诗歌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课件使用说明:
1、双击文件“短歌行.exe”即可运行;按“Esc”键可退出课件,也可单击鼠标右键。注意课件中的文件不能随意删除!
2、课件扉页(第一页 )点击水波可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进入课件点击水波外的其它地方。
3、课件主页面中的按钮间可随意切换,无先后顺序;
4、①主页“曹操”处链接“解题与背景”,供选择使用;②初读诗歌下的一个页面中:上面一个按钮是范读,下一按钮是配乐;诗歌每一行都有诗歌的译文链接(把鼠标放在其上会变成手形),点到链接后按钮返回;标题处是全文的译文;③“自主探究”处“……”是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六个答案,供选择使用;④当页点不动处按按钮。④“退出”指退出课件使用。
5、该课件配有教学设计,供参考。
6、所使用的主要素材的信息及来源:歌曲配乐来自网络,诵读由中央电视台的一次朗读比赛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