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90分钟
100分)
请认真、规范的抄写下面的句子(5分)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1.妈妈为了照顾我,péi
bàn(
)我,cí
tuì
(
)了最
mánɡ
lù(
)
的工作,不再享有自由支配时间的quán
lì(
),一直为孩子在忙。
2.
现在的小孩子,只要运动,就会喊jǐ
bèi
(
)疼、脖子疼……后来给予我的qǐdí(
)就是懒于运动,有了惰性。
三、选择题(26分)
(一)选择搭配正确的词语,在正确的字上打“√”(4分)
(
署
暑
叔
)名
(竞
竟
径
)然
(
噪
燥
躁
)音
压(仰
抑
印)
(二)选择加点字的读音,用“√”标出。(8分)
颓败(
túi
tuí)
挣钱(
zhèng
zhēng
)
龟裂(
guī
jūn)
誊写
(téng
zhuàn
)
蚕茧(chóng
jiǎn
)
客栈(jiàn
zhàn)
角落(jiǎo
jué)
塞进(
sāi
sài)
选择正确答案(14分)
下面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考试
唐果
寄宿
路费
不屑一顾
枕头
毕业
轮换
抽象
钉钉平台
煮酒
吊楼
数落
采排
忍无可忍
酸甜
潮湿
意竟
口罩
失魂落魄
下面作品与作者搭配错误的是(
)
《慈母情深》
——梁晓声
B.《父爱之舟》——吴冠中
C.
《青年近卫军》——高尔基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
3.选择省略号的作用(
)
“精彩极了
!
”
“糕了透了
!
”
“精彩极了
!
”
“槽糕透了
!
”……它们像两
股风不断地我吹来。
A.
表示语意未尽
B.
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
C.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D.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
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句子: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5.下面场景描写对应不准确的是(
)
A.喧闹:国庆期间在天安门的游客很多,周围什么声音都有,十分嘈杂。
B.热闹:年夜饭的时候全家八个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十分开心。
C.安静:凌晨三点半的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一根针从桌子上落下去的声音都听得十分清楚。
D.幽静:爷爷和奶奶住在树林里,享受着美景与快乐,真是幸福。
6.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父爱之舟”,既是指姑爹的渔船,也是指父亲的爱,两者已经融为一体。
B.《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的。
C.《父爱之舟》一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D.《父爱之舟》抒发了儿子对家人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
7.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唐朝魏征的名言。
B.《慈母情深》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C.《父爱之舟》一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
送我考学等几件往事的回忆,从细微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D.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精彩极了”是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严厉的爱。
四、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一)根据积累填空(4分)
1.
,戒奢以俭。——(唐)魏征
2.由俭入奢易,
。——(宋)司马光
3.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清)朱用纯
(二)分析句子(4分)
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这个场景,写出了
(三)写出这样结尾的特点(4分)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1)得意洋洋:
(2)难以名状:
2.阅读第④自然段回答问题。
(1)补充诗句
(2分)
(2)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分)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6分)
(1)
(2)
(3)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六、习作展台(35分)
(一)我来写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
中用这样一个细节表现慈母之爱。
你的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是怎样爱你的?
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把其中的细节用简单语言写一写。
(二)大习作。
题目:
难忘的第一次
提示:
回顾成长过程,
你与父母之间一定有许多的“第一次”
,
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
写下来,
注意写清当时的场景及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5分)
(6分)
1.陪伴
辞退
忙碌
权利
2.脊背
启迪
三、(26分)
(一)(4分)
署名
竟然
噪音
压抑
(8分)
Tuí
zhèng
jūn
téng
jiǎn
zhàn
jiǎo
sāi
(14分)
1.B
2.C
3.D
4.C
5.D
6.D
7.A
四、(12分)
(一)(4分)
1.居安思危
2.由奢入俭难
3.当思来之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二)(4分)
写出了父子的俭省。
这样的结尾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五、(16分)
1.(1)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2)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
2.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3.
(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4.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六、略(35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