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0~7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2、能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小数的意义。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仪一台。
2、每组学生准备一把刻度尺(米尺)。
教学方法:本课时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1、填空:
(1)四年二班共有学生(
)人。
(2)男生有(
)人,占全班人数的(—)。
(3)女生有(
)人,占全班人数的(—)。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分数:
(
)米(
)米
(
)米(
)米
二、探索新知:
师:1米
=(
)分米
1分米
=(
)米
,它是用分数表示的,它能用小数表示吗?今天我们来探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出示小研究:
小组同学合作利用米尺写数:
(一)、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分米,1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3分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7分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二)、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
1厘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7厘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25厘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三)、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
)毫米,
1毫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56毫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375毫米=(—)米(用分数表示)=_
米(用小数表示)。
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
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课件出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的两幅图。
涂色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各写成的小数,小数读
法。指名写一写,读一读。
可写成小数0.1,0.1读作零点一.
可写成小数0.3,0.3读作零点三.
可写成小数0.01,0.01读作零点零一.
可写成小数0.27,0.27读作零点二七.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一份是多少?8分是多少?32份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师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1、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其中的245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其中59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
2、把下面图中涂色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3、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
4、在(
)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1)
元=(
)元
(2)0.07元=(
)元
(3)0.385千克=(—)
千克(4)米=(
)米
5、操作题:
在下面几个正方形(体)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
、和
,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
)
(
)
(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