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迁移的方法完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了解数的产生的相关知识。
2.在合作与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数位顺序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文化,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的产生及数字的演变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及掌握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数位顺序表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收集的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导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了解数吗?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过去人们又是怎么计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块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1 学习数的产生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提问: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你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图片或文字等)
2.师小结:无论人们采用哪种方法计数,都要把数的实物与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活动2 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1.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地区的数字是不同的。课前大家也收集了相关信息,结合教材16页内容和17页“你知道吗?”,说下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再全班交流。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评学生的分享,再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教材上介绍了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生2:在钟表上、习题卷中见到过罗马数字。
生3:古人很聪明,发明了记数符号,这样计数就简单多了。
生4:可是各个地区的记数符号不同,交流起来不方便。
生5:阿拉伯数字竟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是阿拉伯商人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生6:数的产生是因为有了计数的需要,然后随着人们的进步,计数方法也进步了。
3.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各个国家由于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数字就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展、进步,这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活动3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1.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17页上面的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作用?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自然数表示?
(3)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吗?
(4)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5)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6)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师小结: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这些自然数都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意思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有比它大的数。
活动4
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感知比亿大的数。(课件出示教材18页主题图)
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要遇到比亿大的数。
出示自学提示:
(1)亿级有哪些数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拿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51页),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看一看,说一说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
2.学生独立自学后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生1:亿级有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个数位。
生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生3: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①每一级都有四个数位;②每一级从右边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但万级多了个“万”字,亿级多了个“亿”字;③个级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万级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万位,亿级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亿位。
3.师小结: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操作指导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的理解以自学的形式进行,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学习十进制计数法时,让学生利用课堂活动卡真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十进制”的含义。
板块三 复习知识,巩固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
在数位顺序表上呈现1339724852,让学生说一说: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从这个数中选两个数字,说一说各表示什么。
预设
生1:它是十位数,最高位是十亿位。
生2:“1”在十亿位,表示1个十亿。“9”在百万位,表示9个百万。
2.完成教材22页2题。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说说对题意的理解,然后同桌之间开展活动,最后让学生进行汇报。
3.完成教材22页1题。
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订正。
操作指导
设计开放式练习,在自由写数、问答中巩固数位顺序表的相关知识。汇报时要做到安排充分的时间,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进行汇报。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因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数。
生2:我知道了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
生3:我们又补充了数位顺序表中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
2.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多多留意生活中的大数,收集一些比亿大的数据,下节课汇报。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自然数
数位顺序表
数 级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 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一(个)
教学反思
1.注意丰富学习资源。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同时,运用PPT课件呈现古人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不同地区的记数符号及阿拉伯数字,揭示数的发展历史,使枯燥的知识讲解变得形象生动且有趣。
2.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索,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3.学生对数字的发展过程很感兴趣,交流比较多,但是关于数的概念性知识还存在误区,理解地不透彻,需要在教学中强调,并要让学生多加练习此类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