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相和(课件+音频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将相和(课件+音频 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12:32:10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6
将相和
你听过“负荆请罪”的故事吗?你知道廉颇、蔺相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生廉颇和蔺相如两人身上的故事。
约前145年出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
称号: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
作者介绍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zhào

chén

ɡōnɡ



quē

会写的字
召开
大臣
会议
缺少
献花
diǎn

chāo



nuò
诺言
典礼
抄写
罪恶
xiàn

献花
zuì



jīnɡ

拒绝
荆条
胆怯
qiè

宰相
xiànɡ
蔺相如和廉颇相见了。
xiānɡ
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壁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qiánɡ
强大
倔强
qiǎnɡ
jiànɡ
多音字
秦王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huá
夜幕降临,赵老爷子划船离开了小岛。
huà
和氏璧
大臣
蔺相如
允诺
击缶
廉颇
抵御
侮辱
战袍
胆怯
将相
强逼
划归
拒绝
同心协力
词语认读
胆怯:
无价之宝:
怒发冲冠:
允诺:
指极珍贵的东西。
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
来。形若愤怒到了极点。
应允。
胆小;缺少勇气。
词语理解
抵御:
同心协力:
推辞:
抵挡,抵抗。
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齐心一致,共同努力。
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蔺相如
廉颇
秦王
赵王
整体感知
品读释疑
完璧归赵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你从“想了一会儿”可以看出什么?
“想了一会儿”,说明蔺相如在说话之前进行了很慎重的思考,可以看出他的沉稳和镇定。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很棘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一个“撞”字突出了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可见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讨论交流: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蔺相如是在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的话,他也是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白白落到秦王手里。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从划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秦王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蔺相如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客客气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蔺相如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真心的。这也从侧面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秦王的虚伪。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出了什么?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可以看出蔺相如态度非常强硬,如果秦王再不答应,他就要跟秦王拼命。可见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蔺相如把自己的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了。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照应上文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由此可以看出在维护国家尊严上,廉颇也有很大的功劳,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做铺垫。
负荆请罪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不满、不服。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廉颇什么样的情绪?
想一想:蔺相如上位是真的仅靠一张嘴吗?
“就靠”“爬”说明廉颇对靠嘴皮子上位的蔺相如很不服气,甚至有点瞧不起他。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说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
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
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说出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听到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特点。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完璧归赵”和“渑池会面”是“负荆请罪”的起因,这三个小故事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从内容上看,“完璧归赵”是“渑池会面”的起因,因为“完璧归赵”使秦王没有占到便宜,才有了渑池会面时秦王对赵王的侮辱。而且在“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这两件事上,蔺相如立下奇功,职位比廉颇高,从而造成了“将相不和”的局面,这才有了“负荆请罪”。
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和廉颇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中心主旨
完璧归赵
将相和
以国为重
品德高尚
知错就改
精神可嘉
起因:秦王企图骗宝璧
经过:机制勇敢斗秦王
结果:完璧归赵,封上大夫
渑池会面
起因:秦王让赵王鼓瑟
经过:相如逼秦王击缶
结果:再立大功,封上卿
渑池会面
起因:廉颇不服欲羞辱
经过:相如回避忍退让
结果:负荆请罪将相和
结构图示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真的拿15座城来换。我把玉交给他。(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如果秦王真的拿15座城来换,我就把玉交给他。
随堂练习
二、从蔺相如的言谈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深谋远虑的人。此去秦国,他已有应对的计策,并且对圆满完成任务有十足的把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