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含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含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4 19:48:3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3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通过北部的开伯尔山口,到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定居。
地理位置
三面环山,一面环海。
季风气候,温润宜居。
优渥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早期文明的诞生。
早期文明代表
遗址: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年代: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遗址
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
文明的鼎盛时期
文明发展
  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孔雀王朝:
农业和工商业繁荣
首都:华氏城(大城市之一)
除南端,基本实现统一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
“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
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梵天
嘴:
手:
腿:
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统治者
被统治者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刹帝利


首陀罗
祭司贵族
国王、官吏、武士
农牧民、手工业、商人
被征服者、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种姓制度中各阶层的职责和义务
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
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可以吃。
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
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实质:一种为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特点:
影响: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步入现代——始终存在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赢得了印度,而佛教赢得了世界。
佛教作为一种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并不是一种彻底有效的社会改革运动。一方面,它没有发动种姓制度中的下层去反抗上层权威;另一方面,
它也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去取代种姓制度。
它既然不能推翻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就不能阻止婆罗门教的振兴。
——耿引曾《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与激荡》
为何佛教作为印度本土宗教,却在印度的影响力甚微?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产生背景:
产生时间:
①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和种姓制度。
佛教的教义:
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创始人:
(“释迦牟尼”)
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斯里兰卡
泰国
柬埔寨(吴哥窟)
印度教
缅甸
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
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文明
时间
发源的河流
文明的代表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约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约前3500年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约前1500年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
约前2070年
黄河流域
青铜器、甲骨文
古代亚非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
它们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