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单元测试AB卷(共2份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单元测试AB卷(共2份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5 07:37:16

文档简介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测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Na+在细胞内的含量远比细胞外高
C.血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
D.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的种类相同
4.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含氮化合物都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
C.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5.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含有磷元素,脱氧核糖核酸不含氧元素
B.维生素D属于脂质,能促进肠道对钾和磷的吸收
C.蛋白质和多肽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含有DNA和RNA的细胞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B.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两种
C.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或糖原
D.若①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则可能是胰岛素
7.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
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
D.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8.G20峰会的菜单、节目单、邀请函都印制在杭州丝绸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杭州特色。丝绸是一种人工饲养的家蚕丝织物,下列关于家蚕活细胞中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元素含量的大小是O>C>N>H
B.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脂肪是良好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还能调控细胞代谢
B.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还有RNA
C.纤维素是植物体的结构成分,也是其供能物质
D.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脂肪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10.关于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B.糖类主要作为能源物质发挥作用,也参与组成细胞结构
C.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其氧的含量大于糖类
D.DNA仅存在于细胞核,RNA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
11.下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甲、乙、丁及结构丙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基因在结构丙上呈线性排列,则甲的单体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
B.若丁是真核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则其合成场所为一种具膜的细胞器
C.若丙是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则乙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D.若丙是一种生物膜,则其功能与膜上甲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下列关于组成蚕和桑树细胞中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蚕和桑树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
B.蚕和桑树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
C.蚕和桑树细胞中都含有糖原
D.两种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13.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来鉴定尿液中的葡萄糖
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在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14.如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O、N
C.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
D.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5.下列物质均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A.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
B.多肽、葡萄糖、脂肪
C.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
D.蛋白质、核酸、多糖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的大量元素中,最基本的是C,因为其作用最大
B.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共有元素是H、O
C.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微小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17.细胞含有多种多样的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
B.葡萄糖既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
C.氨基酸仅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就可以形成蛋白质
D.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
18.如图为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为甘油、B为脂肪酸,则化合物D中一定含有元素N
B.若A为甘氨酸,B为丙氨酸,则C可以表示为“-NH-CO-”
C.若A、B为两条肽链,D如果是胰岛素,则C是二硫键
D.若A为赖氨酸、B为异亮氨酸,则C为二硫键
19.甲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50%,嘧啶占50%,乙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则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为T2噬菌体
B.乙不可能为烟草花叶病毒
C.乙的碱基中应该含有尿嘧啶
D.甲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化合物
20.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结果如表,其中

+
”的数量代表颜色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三、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21.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小麦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后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_。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此酶是否为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向实验组试管加入________,向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mL豆浆,然后都加入等量的________,如果均出现________,则证明此酶是蛋白质。
(5)播种等量的小麦种子和花生种子,________种子需要浅播,因为该种子中________(填化合物)含量多。
22.甲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乙图表示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的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可以合成的B属于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蛋白质自身分析,原因有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以及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千变万化。
(3)乙图中,三十九肽被水解后肽键数量减少_______________个。这些肽链和三十九肽相比,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__________________个,C原子减少______________个,O原子减少__________________个。
(4)若该蛋白质是血红蛋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作用;若该蛋白质是酶,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作用。
(5)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验_______________(填“能”或“否”)发生紫色反应。
23.以下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___,乙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_;人体内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物质C的不同取决于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现有C若干个,在合成含有3条链的G过程中,共产生200个水分子,则C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个。
(3)人体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
(4)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物质F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因此氢原子的数目最多,A正确;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为A、T、C、G,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为A、U、C、G,B错误;多糖在细胞中可与其他分子相结合,C错误;有的脂质如磷脂中含氮元素,D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及组成。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单糖、二糖和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生物大分子由小分子的单体脱水缩合产生,如多糖、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如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等,D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A错误;Na+在细胞内的含量远低于细胞外,B错误;Fe2+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C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的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中的核酸为含氮化合物,但是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项错误;核糖为结构物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B项错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项正确;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C项,蛋白质和多肽中都含有肽键,所以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故C项正确。
A项,磷脂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均有C、H、O、N、P,故A项错误。
B项,维生素D属于脂质,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故B项错误。
D项,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答案:B
解析:图中①的元素组成是C、H、O、N、S,可能是蛋白质,其中载体蛋白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A正确;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可能是DNA、RNA、脱氧核苷酸等,不止两种,B错误;②的元素组成是C、H、O,可能是糖类、脂肪、固醇,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或糖原,C正确;有些蛋白质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D正确。
7.答案:C
解析:有些蛋白质分子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具有催化作用的消化酶在消化道发挥作用,A错误;不是所有糖类都能作为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和纤维素不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Mg,C正确;DNA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组成细胞(鲜重)的化学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是O>C>H>N,A项错误;细胞(鲜重)中含量多的化合物是水,B项错误;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项正确;家蚕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某些激素类物质的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可以调控细胞代谢;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遗传物质均为DN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能为植物提供能量;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10.答案:B
解析:A、蛋白质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
B、糖类主要作为能源物质发挥作用,也参与组成细胞结构,B正确;
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C错误;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存在于细胞质,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双缩脲试剂遇到蛋白质(或多肽)中的肽键才会呈紫色,不能用于鉴定氨基酸,A错误;若丁是真核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则丁表示脂肪,脂肪的合成场所为内质网,B正确;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乙表示rRNA,r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即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C正确;若丙是一种生物膜,则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生物膜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
12.答案:C
解析:蚕和桑树均为细胞生物,其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据此可知,蚕和桑树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B正确;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因此,桑树细胞中不含有糖原,C错误;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据此可知,两种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来鉴定还原糖,而葡萄糖是还原糖的种,A正确;利用花生子叶制成临时装片鉴定脂肪时,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鉴定还原糖时,应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后,再加入组织样液中,C错误;在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可利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D正确。
14.答案:C
解析:若B为葡萄糖,则C为多糖,在动物细胞中的多糖可能为糖原,乳糖属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O、N、P,B错误;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C可能为蛋白质,此时B为氨基酸,C正确;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为DNA,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15.答案:D
解析:A、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而核苷酸、氨基酸均为小分子有机物,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
B、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葡萄糖是单体,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的,多肽、葡萄糖、脂肪均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为小分子有机物,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
D、蛋白质、核酸、多糖分别是由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形成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D.
16.答案:BC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最基本的是C,因为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的,A错误;因水分子不含碳元素,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共有元素是H、O,B正确;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必需元素是微量元素,如Fe、Mn、Cu、Mo、B等,含量微小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C正确;有些元素含量很少,但可能对生物体有害,如铅,不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C。
17.答案:ABD
解析: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A正确;葡萄糖既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参与其他物质的构成,同时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通常经过盘曲、折叠等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C错误;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双链结构,相对稳定,而RNA是单链结构,容易产生变异,故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D正确。
18.答案:AD
解析:A、若A为甘油,B为脂肪酸,则D是脂肪,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
B、若A为甘氨酸,B为丙氨酸,则C为肽键,可以表示为“-NH-CO-”,B正确;
C、若A、B为两条肽链,D如果是胰岛素,则C是二硫键,C正确;
D、若A为赖氨酸、B为异亮氨酸,则C为肽键,D错误。
故选:AD。
19.答案:ACD
解析:根据题意,甲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中嘌呤数=嘧啶数,T2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嘌呤数=嘧啶数,A正确;根据题意,乙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中嘌呤数≠嘧啶数,应为R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乙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应含尿嘧啶,C正确;甲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初步水解后可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能得到1种脱氧核糖、1种磷酸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化合物,同理,RNA的彻底水解产物也为6种,D正确。
20.答案:ABCD
解析:乙种子用苏丹Ⅲ染液进行染色时,颜色反应最深,说明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A正确;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Ⅲ染液用于检测脂肪,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B正确;在鉴定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时,若将种子切片,则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C正确;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只有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故选ABCD。
21.答案:(1)淀粉
(2)斐林试剂;砖红色
(3)相同
(4)2mL磷酸化酶溶液;双缩脲试剂;紫色
(5)花生;脂肪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成熟小麦种子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
(2)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的颜色为砖红色。
(3)由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
(4)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为蛋白质,可采用对照实验,向实验组试管入2mL磷酸化酶溶液,向对照组试管加入2mL豆浆,然后都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若看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紫色,可说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5)播种等量的小麦种子和花生种子,花生种子需要浅播,因为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多,脂肪中C、H含量高,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故适宜浅播。
22.答案:(1)C、H、O、N(缺一不可);非必需氨基酸;肽键
(2)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3)7;3、3;12;1
(4)运输;催化
(5)能
解析:(1)甲图中的B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它的元素组成有C、H、O、N等,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肽键(C)。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3)乙图中的多肽未被破坏前的肽键数量为38个,去掉4个氨基酸后形成4条肽链,故肽键的数量为35-4=31个,所以肽键数量减少了7个。每一条肽链的一端是一个氨基,另一端是一个羧基,故氨基和羧基的数目都增加了3个。去掉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含有3个C原子,故C原子数目减少12个。在该过程中,O原子数目减少1个。
(4)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酶具有催化作用。
(5)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但不会破坏肽链中的肽键,故与双缩脉试剂能产生紫色反应。
23.答案:(1)N;N、P;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2)R基;203
(3)糖原;G、H
(4)F
(5)是很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解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因此甲是N元素;
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乙是N、P元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因此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2)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是由氨基酸的R基不同决定的;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的个数减去肽链数,因此合成含有3条肽链的G过程中共产生200个水分子,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分子数是200+3=203个。
(3)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4)与糖类相比,脂肪中H元素含量较多,因此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较多。
(5)脂肪的功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很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B卷
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测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中的单糖只有葡萄糖和半乳糖
B.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
C.肌肉细胞中含有与运动相关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
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说“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分子中氧元素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物质
B.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
C.DNA分子转录过程中,有双链的解开和恢复
D.RNA聚合酶、性激素、抗体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3.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SARS病毒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
B.M3种类的不同,原因一定是m3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C.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
D.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M1的耗氧量多
4.如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代表含量,其中Ⅰ和II代表两大类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鲜重和干重中含量最高的是Ⅲ
B.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IV和V有关
C.Ⅳ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呆小症、贫血病等均与其含量异常有关
D.V在核糖体上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均由线粒体提供
5.如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脉试剂反应显紫色
B.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
C.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中不含单糖
D.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6.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砷元素可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ATP、DNA和RNA中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中寻找生命的思路
7.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
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可能是蛋白质
B.
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C.
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
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8.开心果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坚果作物,其能适应严酷的生长条件,具有耐旱、抗热等特性,其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矿物质(如钾、钠、铁、钙)等。下列关于开心果植株细胞的元素及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钾、钠、铁、钙等在细胞中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
C.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远远多于自由水,以利于其抵抗干旱等
D.缺钾植株老叶边缘干枯坏死,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9.科学施肥是培育高档人参的重要措施,而氮肥是影响人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施用过多的氮肥不仅破坏人参体内各元素的代谢平衡,影响人参质量,而且会使人参根部发生严重的腐烂,使产量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参与构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中
B.氮元素不仅参与叶绿素组成,也是核酸、纤维素等多种物质的构成元素
C.必需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
D.这一事实说明氮元素是组成人参的微量元素,应减少氮元素的供应
1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脏,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因为钙盐可提供能量
B.有些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可能是因为人体细胞缺乏相应的中间产物
C.皮肤擦伤后,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D.水稻细胞中核酸水解可得到8种单体,彻底水解可以得到8种小分子
11.有这样几则广告语:
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的蛋白质可以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上述广告语在科学性上存在明显错误的有几项(
)
A.1
B.2
C.3
D.4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现许多学校都开展了“珍惜粮食,文明就餐”活动,提醒同学们要节约粮食,不负“粮”心。下列有关粮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新鲜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蛋白质
B.切开的花生种子按压在白纸上会有油渍出现,说明花生种子内含有脂肪
C.构成玉米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与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含量是不同的
D.一粒小麦种子烧尽后可见一些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
13.小麦种子收获后需要晒干进行储存,如图代表小麦种子中的相关物质或晒干过程,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构成小麦种子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图乙中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C.若图内中a为脱氧核糖,则b是构成小麦种子中DNA的基本单位
D.在小麦种子的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14.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与光合作用有关,则④也可能存在于蓝细菌中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15.多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如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生物大分子是糖原,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若该生物大分子携带遗传信息,则该生物大分子一定是DNA
C.若该生物大分子的某基本单位中含有U,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若该生物大分子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该生物大分子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FAJ-1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该种细菌可用于砷元素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的净化
C.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D.该细菌与引起人类沙眼的沙眼衣原体有相似的细胞结构
17.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在无机盐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B.活细胞中水含量相对稳定,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无机盐都必须转化为相关化合物才可发挥作用,如铁与血红蛋白
D.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要用到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18.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
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
D.④可以表示脂肪,苏丹Ⅲ染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
19.下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
B.
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
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D.
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2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B.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但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
C.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蛋白质变性的结果
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
三、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21.如表是用于番茄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
KCI
MgSO4
FeCl3
KH2PO4
H2O
1.0g
1.29g
0.25g
0.005g
0.20g
1000ml
(1)构成番茄植株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能否用番茄汁作为检测还原糖的材料________
(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
(2)在该培养液配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该培养液配方中含有大量的水,这反映出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________。
(3)植物体所需的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不能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叶片变黄),不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叶片变黄)。请设计实验探究Mg是否为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馏水、含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_________,分别装入培养瓶,并编号A、B。
第二步: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两种培养液中。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四步: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幼苗_________,并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若A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B组_________,则说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22.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图所示化合物叫_______。参与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种。
(2)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这是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_______不同,肽链的_______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蛋白质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多种多样,具体表现为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催化、运输、_______、_______等。
(4)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是_______个。
(5)γ肽链是一条含12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中含有5个天冬氨酸,分别位于第26、71、72、99、121位(如图1所示),天冬氨酸的结构式如图2所示。
肽酶E1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E2专门水解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肽酶E2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至少有_______个氨基,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至少有_______个羧基。
23.如图是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回答:
(1)脂质中主要的储能物质F为_________,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水稻细胞中H是指_________;它的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可获得_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
(3)组成物质C的共同化学元素是_________,物质C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若a个C物质组成b条链形成某种物质G,该物质G至少含有的氮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若某种G分子是由n个C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合成的2条链组成的,则该G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
(4)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不同,红细胞主要承担运输氧的功能,心肌细胞承担心脏律动的作用,请从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研究发现,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有还原糖的大量形成,请简要写出验证这一结论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中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A错误;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B正确;肌肉细胞中含有与运动相关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参与肌肉细胞的收缩,C正确;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正确。
2.答案:D
解析:脂质中的脂肪与糖类相比,氢元素的含量高,氧元素的含量低于糖类,A正确;mRNA可以传递遗传信息,某些酶的本质为RNA可以起到催化作用,tRNA可以转运氨基酸,B正确;DNA分子在转录过程中,存在DNA的解旋过程、RNA和DNA模板链之间的氢键结合、RNA合成后从DNA上脱离、DNA双链恢复螺旋,C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其合成场所为内质网,D错误。
3.答案:C
解析: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彻底水解得到4种碱基,A错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除了有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外,还有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B错误。M3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C正确。相同质量的脂肪(M2)和糖类(M1)被彻底氧化分解,脂肪的耗氧量多,D错误。
4.答案:B
解析:I为无机物,III和IV分别为水和无机盐,II为有机物,可以确定V为蛋白质,一般而言鲜重和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分别是III水和V蛋白质,A错误;人体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IV和蛋白质V有关,B正确;贫血的原因有多种,C错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共同提供,D错误。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6.答案:C
解析: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根据题干可知,砷元素可以代替磷元素,说明这种独特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砷可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对多数生物来说,砷之所以有毒,可能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B正确;砷元素可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ATP、DNA和RNA中,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砷元素不可能在糖类中代替磷元素,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拓宽了人类在地球极端环境中探索生命的思路,D正确。
7.答案:C
解析:A、根据分析,酶具有专一性,X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B、由于X可能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作为细胞膜上的载体,B正确;
C、根据分析,Y可能是核酸,核酸有两种,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RNA,C错误;
D、Y可能是核酸,所以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钾、钠、铁、钙等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活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于结合水的含量,具有抗逆性的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小,而不是自由水的含量少于结合水,C错误;缺钾植株老叶边缘干枯坏死,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D正确。
9.答案:C
解析:氮元素参与构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NH—CO—”中,而不是R基中,A错误;氮元素不仅参与叶绿素组成,也是核酸等多种物质的构成元素,但不是纤维素的构成元素,B错误;必需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其种类和数量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C正确;氮元素是组成人参的大量元素,应依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合理地供应,D错误。
10.答案:A
解析:用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脏,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现象体现了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钙盐并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有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可能是因为人体细胞中缺乏相应的中间产物,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B正确;酒精等能引起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因此皮肤擦伤后使用酒精可达到消毒的目的,C正确;水稻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和RNA水解可得到8种核苷酸,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U)共8种化合物,D正确。
11.答案:D
解析:天然谷物中含有淀粉、纤维素等糖类,①错误;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②错误;蛋白质不可以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必须被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③错误;钙是大量元素,铁、锌、硒是微量元素,④错误。故选D。
12.答案:A
解析:本题以节约粮食为情境,考查粮食成分的相关内容。新鲜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项错误;花生种子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肪,切开的花生种子按压在白纸上会有油渍出现,说明花生种子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肪,B项正确;构成玉米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与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C项正确;一粒小麦种子烧尽后可见一些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D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图甲是氨基酸,是构成小麦种子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正确;图乙中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B正确;若图丙中a为脱氧核糖,则b是脱氧核苷酸,是构成小麦种子中DNA的基本单位,C正确;植物体含有的二糖有蔗糖和麦芽糖,乳糖是动物体特有的二糖,因此在小麦种子的细胞内检测不到乳糖,D错误。
14.答案:D
解析:A、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A正确;
B、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则④可能是叶绿素,与光合作用有关,则④也存在于蓝细菌中,B正确;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多糖主要有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其中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A正确,D错误;若该生物大分子携带遗传信息,则该生物大分子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B错误;若该生物大分子的某基本单位中含有U,则为RNA,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16.答案:ABCD
解析: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是碳、氢、氧、氮、磷、硫,而该细菌能利用砷代替磷,所以该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A正确;由于该细菌可以利用砷元素,因此可用于砷元素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的净化,B正确;由于砷和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砷可以代替磷参与化学反应,制造混乱,故砷对多数生物有毒,C正确;该细菌与引起人类沙眼的沙眼衣原体都为原核生物,它们有相似的细胞结构,D正确。
17.答案:ABD
解析:自由水有较强的流动性,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故其在无机盐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活细胞中水含量相对稳定,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发生变化,一般而言,代谢越旺盛,活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越多,B正确;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细胞中的部分无机盐需转化为相关化合物才可发挥作用,C错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使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可以防止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变形,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中有重要作用,D正确。
18.答案:AD
解析:①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若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A正确;糖原只分布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内,B错误;③的组成元素是C、H、O、
N、P,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为核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五碳糖、4种碱基和磷酸,最多为6种,C错误;④的组成元素是C、
H、O,该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为脂肪,苏丹Ⅲ染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D正确。故选AD。
19.答案:CD
解析:A、物质甲为DNA,脱氧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A错误;
B、物质甲为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
C、物质丙为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D、物质乙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CD.
20.答案:BD
解析: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二者具有多样性,但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不具有多样性,A错误;
B、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但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B正确;
C、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蛋白质盐析的结果,该过程中蛋白质没有变性,C错误;
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D正确。
故选BD。
21.答案:(1)蛋白质;否;番茄汁颜色鲜红,会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
(2)Fe、Cl;溶剂
(3)等量的缺Mg培养液;叶片颜色的变化;玉米幼苗老叶先变黄
解析:(1)番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番茄汁颜色鲜红,会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因此不能用番茄汁作为检测还原糖的材料。
(2)在该培养液配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Fe、Cl。该培养液配方中含有大量的水,这反映出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溶剂。
(3)探究Mg是否为可重复利用的元素,自变量为培养液中是否含有Mg,因变量是老叶和幼叶颜色的变化,其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题干中呈现的实验材料可推知:第一步应是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等量的缺Mg培养液,分别装入培养瓶,并编号A、B。第四步应是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幼苗叶片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依题意可知:如果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则A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B组玉米幼苗老叶先变黄。
22.答案:(1)五肽;4
(2)排列顺序;盘曲、折叠方式
(3)调节(信息传递);免疫(防御)
(4)818
(5)4;8
解析:
(1)该图所示的化合物为一条肽链,其中含有4个肽键,由此可判定该化合物为五肽;氨基酸的种类取决于R基,因此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4种。
(2)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为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催化、运输、调节和免疫等。
(4)氧原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R基中的氧原子数,由题干可知氨基酸有800个,构成2条肽链,R基上的羧基数为808-800=8个,即氧原子数为800+2+8×2=818个。
(5)由于肽酶E2专门水解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因此该多肽链会被水解成4条多肽和2个天冬氨酸,而天冬氨酸的R基上不含氨基,故肽酶E2完全作用后产生的4条多肽中至少有4个氨基;由于肽酶E1专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因此该多肽链会被水解成4条多肽和1个天冬氨酸,而天冬氨酸的R基上含有一个羧基,因此肽酶E1完全作用后产生的4条多肽(含有4个天冬氨酸)中至少有8个羧基。
23.答案:(1)脂肪;磷脂;固醇
(2)核酸;8
(3)C、H、O、N、;;a;mn-18(n-2)
(4)组成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实验思路:取等量小麦种子,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不作处理,乙组水培至萌发;将两组种子分别制成等体积的研磨液,用斐林试剂检测。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或出现少量砖红色沉淀),乙组出现大量砖红色沉淀
解析:
(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2)水稻中的H是核酸,核酸包括DNA和RNA,二者彻底水解可以获得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含氮碱基(A、T、C、G、U),共8种不同的物质。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表示氨基酸,其共同的元素组成是C、H、O、N,结构通式是。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1个氨基,所以a个C组成的G(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氦原子个数是a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总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的总相对分子质量=mn-18(n-2)。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从氨基酸角度分析,红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不同是因为组成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未萌发小麦种子中不含还原糖(或含还原糖较少),若用斐林试剂检测,则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或出现少量砖红色沉淀),而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会有大量还原糖的形成,此时用斐林试剂检测,会生成大量砖红色沉淀,据此可以验证题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