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1:41:02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一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B)原
A.直线传播
C.折射
反射了绿色光的是(
A.红色的红领
丝带C.黑色的帽
D.绿色的草地
中,我们能直接用肉眼直视的
A.太阳
萤火虫
C.激光
D.打开的强光手电筒
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现象是
A.月食
手影戏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5.光的折射是因为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发生了(A)
A.偏折
B.旋转
C.加速
D.减速
6.光的三原色分别是(B)
A.红、黄、蓝
B.红、绿、蓝
C.蓝、绿、黄
D.红、橙、黄
7.彩虫
空气中的(C)使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小水珠
D.氮气
8.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C)
A.开着的电灯、月亮
B.萤火虫、彩
C.点燃的蜡烛、太阳
D.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9.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周围的物体B.光只能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光不能被反射、折射
10.用激光笔照射下列空管的
光能从另一端口射出的是(A
C
人们站在岸上看水面下的鱼,会发现看见的鱼比实际的鱼的位置要(D)
A.深一点
B.一样
C.右边一点
D.浅一点
2.影子的形成不需要的条件是(A)
A.透明挡板
B.光源
C.遮挡物
3.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
由于(C)形
A.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14.发生月食是因为(
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A.彗星

C.地球
D.火星
能帮助我们在夜晚看见物体的是(A
A.夜视仪
D.潜望镜
6.豆豆发现影子在自己前面,那么阳光应该在他的
7.一束白光遇到
不透明的物体,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D
A.被折射
被色散
C.继续直线传播D.被反射
光的传播速度是(D
A.每秒约30米
每秒约30万米C.每秒约30千米D.每秒约30万千米
19.用干净的透明玻璃遮住手电筒,并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这使我们能够发
光能穿透玻璃并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
光不能穿透玻璃,看不到玻璃前方的物体
光能够穿透玻璃,但看不清玻璃前方的物体
光不能够穿透玻璃,并且会反射回原来发出光线的地方
2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
B.潜望镜能看见海面是因为海面上的光可以拐弯
C.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折断了是因为它真的断
D.物体的影子
向光的一侧(共13张PPT)
期中检测卷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列光源属人造光源的是(A)

D.萤火虫
2.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的原因是(A
A.放大镜会聚光线到眼睛灼伤
B.放大
大倍数不够
清太
C.放大镜看太阳会模糊不清
D
说法都正确
3.对地球地形描述正确的是(
地形一定是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地貌是不会改变的
C.地形地貌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D.陆地和海洋有着一样的地貌
4.能帮助我们看到黑暗中的红苹果的物品是(A
夜视仪
放大镜
平面镜
D.近视眼镜
5.金沙江四川段是著名的淘金地带,这一带的沙子因含有黄金被称为“金沙

学过的知识判断,“金沙”的形成与(A)作用有关
A.沉积
B.侵蚀
C.风化
D.地震
6.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原因是(C
A.粮食已经很充足
B.木材的经济价值更高
C.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可以种植观赏植物
在太空中,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阳光的辐射强度大大强于地球表面,为了有效
地阻挡辐射的危害,宇航员要穿(A)的宇航服
A.银白色
黑色
8.被风带走的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B)。
沙漠
C.丘陵
D.高原
9.属于光的反射的情况
A.水中的筷子变“折
B.路灯下的影
从汽车反光镜看到后面的车
考察队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的景象
0.岩石受到风化作用最终会变成(A
A.土壤
B.腐殖质
氧化碳
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细沙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C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以上都是
12.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C.不能携带
D.无法判断
13.黄土高原与华
关系是(B
有关系
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
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D.长江和黄河的泥沙相互携带
14.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我们能看到一道清晰的光束是因为
A.眼睛发出光与激光相交
B.空气将激光反射到眼睛
烟雾将激光反射到眼睛里
D.以上都不正确
15.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A.大理岩
玄武岩
C.花岗岩
D.页岩
16.地表有许多的溪流和沟壑,是由于流水对土地有(C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
以上都不正确
球、地球三者形成一条直线,月食时在中间的是(B
A.太
地球
C.月球
彗星
18.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貌是(D
A.海洋
地震
D.沙漠
长江中下游有许多的平原是由于流水的(B)作用形成的
A.侵蚀
B.沉积
D.下降
20.黄土高原的沟壑是(D)的作用形成的
A.风
B.海浪
C.动植物
D.流水(共14张PPT)
第四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关于身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睡眠、饮食、运动、压力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雾霾、污水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C.身体健康指的是生理健康
D.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身体的运动系统不包括(B)
A.骨骼
C.肌肉
3.被称为人体“运输兵”的是
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C)
B.呼吸
跳动
列物体和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相似,但有一种物体描述得不确切
是(
A.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
B.高塔能起到类似
支撑作用
C.吊车上的吊臂相当于脊柱上的骨骼D.台灯的支架可以自
相当于关节
6.运动后,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的同学比不锻炼身体的同学恢复平静状态需要的时

7.(D)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
B.儿童期
C.成年期
D.青春期
下列哪些行为对我们的身体有益?(A
经常运动
B.吸烟
酗凶酒
D.经常生气
9.颅骨是人体重要的骨骼之一,它保护的器官是(B

10.下列不属于人体骨骼作用的是(D
A.支撑身体
B.做各种运动
C.保护内脏器官
D.获取运动的能量
运动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
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肌肉更发达
B.过度运动会造成关节磨
C.运动可以让我们多长几块骨头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
将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运输到身体所需要的地方,主要需要(A)
A.心脏、血管、血液
胃、心脏、肌肉
C.骨骼、血液、大脑
脑、脊髓、血液
13.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以容纳0.5升血液的科学家
威廉·哈维B.袁隆平
C.牛顿
伽利略
指挥身体的中心是(B
A.心脏
大脑

15.关于大脑的保护
说法错误的是
A.平时不能让大脑受到剧烈撞击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
C.超负荷的训练能

乐能缓解大脑压力
16.下面哪个部分不属
的神经系统?(D)。
B.脊髓
C.神经
D.细胞
17课间玩耍时,小明丢给小芳一个沙包,小芳能及时接住,这种现象在科学在叫作
C.反应
D.刺激
8.长期的压力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减缓压力的方法正确的是
A.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把情绪发泄给周边
把自己关在家中
D.暴饮暴食
9.下面生活方式,正确的是(D)
B.晚上熬夜
C.经常生气
D.坚持散步
20.属于身体联络员的系统是(D)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共14张PPT)
第三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1.利用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计时的仪器是
水钟
C.摆钟
D.原子钟
2.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3.用滴漏做一个比较准确的水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A)
A.流水速度
B.水质处理
C.水流
D.水的颜色
4.如果滴漏实验中10分钟滴下30毫升水
过20分钟,可能滴下的水量为(B
A.30毫升
B.50毫升
C.60毫升
80毫升
如图所示,如果从
秒摆动的次数是9次,那么从10~20秒时摆
动的次数应该是(B)
D.15次
6.如果要使上题的摆每分钟摆动60次,正确的调整方法
A.增加摆锤重
B.增加长摆绳的长度
C.减少摆绳长度
减轻摆锤重量
7.下列有关时间的说法
是(B)
A.一节课上课时间约为70分钟
B.课间休息时间约为10分钟
C.眼保健操时间约为20分钟
间操约为50分钟
8.小眀在探究摆的次数与摆锤重量有关实验中,改变条件应该是(
A.摆绳长度
摆锤重量
摆动幅度
D.摆锤材料
9.摆在摆动过程中,不会出现
A.摆幅越来越
B.摆的方向偏了
返一次的时间不
D.摆的速度越来越慢
10.让单摆自由摆动30秒钟,前10秒摆动的次数和后10秒摆动的次数相比
A.前10秒摆动的次数多
后10秒摆动的次数多
C.摆动的次数一样多
法确定
古人常用“一炷香”来计时
炷香”的时间大约是(A
12.在《我的水钟》这一课中,用可乐瓶制作水钟,关于划分刻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瓶底开始
B.从瓶身开始
C.从瓶底以上形

地方都
3.正常情况下,我们心脏每分钟大约跳动(C
A.10~30
C.60~80
14.在用水测量时间的探究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水钟。水
单位是(C
A.毫米
B.毫升
C.分钟
5.右图小明制作的是
A.受水型水钟
泄水型水钟
C.溢水型水钟
D.摆钟
16.摆摆动一次的计算方法是(A)
A.摆来回摆动1次
B.摆来回摆动2次
C.摆来回摆动3次
D.摆来算一次,去算一次
7.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时,用来计时的工具是(B)。
焚香
D.电子手表
类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一定的顺序,下列正确的是(A
水钟——摆钟——石英钟B.水钟——摆钟——石英钟
C.日晷——摆钟——石英钟——水钟D.水钟
晷——摆钟——石英钟
9.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按作息时间安排工作。下列装置可以在太空中用于计时的是
A.水钟

沙漏
D.原子钟
20.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C)证实了这一点
A.傅科
牛顿
C.伽利略
哥白(共14张PPT)
期末检测卷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面做法错误的是
A.饭后漱
B.用牙签挑牙缝C.多吃蔬菜
D.不吃很烫的食物
2.对于人体来说,补充
最有益。

B.白开水
C.苏打水
D.咖啡
光可以穿透过去的物体是(
A.全透明
C.纯黑色
D.纯
4.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是
A.关节
骨骼
C.肌肉
D.血管
小脑主要是协调人的
A.食欲
B.书写
C.语言能力
D.身体平衡
6.脑和(B)组成了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D.脑
7.下列不会影响水钟计时正确的因素是(D)
A.容器太粗
B.水太多
C.刻度不准
D.容器颜色太鲜艳
以下无法用来计时的工具是
A.日晷
B.沙漏
C.潜望镜
D.滴漏
9.下列光线中,可以折射成多种颜色的是(C)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白光
D.激光
10.按时间长短排

时辰、1刻”这些时间单位,从长到短的正确顺序
应该是
A

B.1个时辰>1小时>1刻
A.形象记忆
B.抽象记忆
C.特殊记
D.深度记
12.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不正确的
A.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
B.心脏也是需要休息的
C.心跳的快慢是不会变的
D.心脏会舒张也会收
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B)进行的
A.快速
缓慢
C.立刻
D.匀速
右图,地核是(A)处
A.甲
C.丙
D.无法判断
5.晚上,当我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时候,总觉得晚上的时间特别长,其实
A.白天快、晚上慢
B.白天慢、晚上快
晚上一样快
D.根据我们的感觉改
16.在收音机中听到的
我们把它叫作(A)
中国时间
C.首都时间
摆钟摆锤中间的装饰铜片掉了(变轻了),摆钟的走时会(C)
B.变快
C.不变
D.不确定
18.心肌越强健,心率越(A)
C.不变
不确定
列不会影响地球表面地形的是(B
C.地震
D.砍伐树木
20.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
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快
B.在做每分钟能摆几次的实验中,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
C.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D.水钟又叫圭表,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共14张PPT)
第二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地球自形成以来没有变化
B.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在不断变化的
C.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变化
D.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并且在不断运动着
2.“水滴石穿”现象说明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力量
A.动物的作用
植物的亻
C.流水的作
D.冷和热的
3.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B)内
A.地幔
B.地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交界处
4.自然界中对土地有侵蚀作用的包括风、冰川、海浪

流水
5.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
A.板块的碰撞
B.板块的漂移
C.风的侵
D.板块的张裂
6.观察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地势特征是(D
西
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

壳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了水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
C.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D.那时候的人很喜欢收集贝壳
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D)
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
C.放牧需要更多的食物,而山上有很多它们的食物
D.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9.“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B)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C.降水量不
D.气候复杂多样
1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是(B)作
A.风力的侵蚀
流水的侵蚀C.流水的沉积
风力的搬
面环境中,最容易被雨水侵蚀的土壤是(A
A.荒凉的坡地
茂密的森林C.绿油油的草地D.原始森林
12.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模型,那么蛋
相当
3.如图所示,蘑菇状岩石的形成主要
A.植物的作
B.海浪的侵蚀
水中的动物活动
风的作用
4.我国地形多样,其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地形是(A)

15.冰岛共和国的苏尔特塞岛是(A)后形成的
A.火山爆发
地震
C.海啸
D.水的作
6.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B)
A.开荒种地
植树造林
C.伐木烧炭
抽沙取土
7.能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变化的是(
河流的沉积作用C
喷发和地震D.雨
8.常年不整修的河道会出现河岸坍塌,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冲刷
C.风的
D.地球内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