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4 19: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有何联系?

元末明初
清末
民国
遣唐使
倭寇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的日本:
岛国
地理环境: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1、小国林立,
2、部分国家与中国有“通
使”关系
公元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公元1—2世纪,日本各地形成100多个小国
6世纪前的日本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私有民
生活其中
私有领地
贵族
部民
奴隶
地位近似奴隶
材料一
7世纪初,日本私有土地相当盛行,上至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而且兼并百姓土地,贫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王族、豪强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强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其次再向朝廷进行进调。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繁荣稳定
此时是中国的什么朝代,发展如何?
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
,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大和国宫廷政变——乙巳之变
大化改新
政治
经济
646年6月,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3.统一赋税。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要善于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
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权力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首领:
征夷大将军
地位:
凌驾于天皇之上
影响: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武士道。
幕府统治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武士道
含义:武士阶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内容:名,忠,勇,义,礼,诚,克,仁。
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从这则故事中你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日本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