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子
一、单选题
1.端午时节粽飘香,用分子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发生了分解
D.分子不断运动
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都在不断运动
C.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分子由原子构成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5.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氧气
B.过氧化氢
C.水
D.二氧化硫
6.对于如图,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氢气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成氢分子
C.聚集过程一定属于物理变化
D.分解和结合过程电子总数不发生改变
7.下列生活现象不能用微粒性质解释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电灯通电发光
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易晾干
D.金属热胀冷缩
8.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可得到汞和氧气。这说明了(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9.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天问一号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承担,主体推进剂采用液氢、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C.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10.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1.如图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
12.请解释下列问题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______为水分子提供能量;请你描述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间隔、作用力的变化情况:______。
(2)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将10毫升水与10毫升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______20毫升(填“等于”、“大于”“小于”);原因是:______。
(3)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______。
13.用下列物质的序号镇空。如图所示,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的一个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2)图_______(填字母,下同)可用来表示水这种物质;
(3)上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_________顺序先后变成_______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
15.如图为工业制取氢气的微观示意图。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空气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氢的__________不同。
(3)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空气的微观过程是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写出氮气和氧气的相同点宏观_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例如______________,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6.在相同条件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一“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微粒的基本性质之一是_______。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如图所示装置)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
(3)如图实验产生的白烟离浓盐酸较近原因是_______。
17.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时,除了要求被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不变”或“偏大”)______。
(3)实验三中,烧杯______(填序号)中溶液变红,此实验说明______。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已知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显红色)。图1所示实验中,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但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人5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②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婷认为还需要加对比实验,验证水是否参加反应,是否对实验造成干扰,你认为小婷的说法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1页
答案
1.D
2.D
3.A
4.A
5.A
6.B
7.B
8.C
9.C
10.A
11.D
12.太阳
水分子的能量增加,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间隔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小
小于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分子具有不同性质
13.3
C
BD
14.胶头滴管
右向左
红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浓氨水滴在了滤纸上,酚酞滴在了棉花上
15.21%
混合物
沸点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都是气体
都是由分子构成
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分子构成不同
16.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不污染环境
氨分子运动比氯化氢分子快(或“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运动速度更快”)
17.滴加澄清石灰水的体积
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几乎不变浑浊
偏小
②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8.甲烧杯内的溶液变红色,乙烧杯内的溶液不变色
在不停的运动着
C
中的溶液先变红色,B中的溶液后变红色
进行对比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环保
能够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错误
酚酞溶液中本身含水,酚酞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