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氧气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氧气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4: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氧气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蜡烛
D.铁丝
2.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He
3.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动物的呼吸
B.盐酸除铁锈
C.铁制品生锈
D.天然气燃烧
4.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

A.做高能燃料
B.富氧炼钢
C.急救输氧
D.动植物呼吸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6.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碳酸→水+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
7.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可做火箭的助燃剂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氧气的主要变化
C.相同条件下,O2密度比CO2大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细木条分别插入各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可推断各集气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

A.氮气、空气、氧气
B.空气、氧气、氮气
C.氮气、氧气、空气
D.氧气、氮气、空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C.化合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化合反应一定只生成一种物质
10.同学们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明显火星四射现象,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铁丝表面铁锈未打磨除去
B.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时才开始收集氧气
C.收集满氧气后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面
D.未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11.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不同
二、填空题
1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实验操作、生成物的种类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其中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时______,丙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13.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___________。
(2)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___。
(3)红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14.如图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
(1)步骤Ⅱ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步骤Ⅲ在铁丝上系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步骤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铁丝变短
B
火星四射
C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放出大量的热
(4)集气瓶内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实验时也可以把少量的水换成___________。
(5)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这一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6)实验时若铁丝在氧气没有燃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1种)。
15.在氧气中点燃下列物质:①镁条
②木炭
③细铁丝
④红磷
⑤蜡烛根据反应的现象用序号填写:
(1)能发出耀眼白光的是______;
(2)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______;
(3)生成物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气体的是______;
(4)生成白色固体的是______;
(5)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
1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加水或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
(2)图B中红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3)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
17.如图为硫粉的燃烧实验,请回答:
(1)实验Ⅰ中,观察到燃烧匙里的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___________色火焰,同时可闻到一股___________的气味。
(2)实验Ⅱ中,观察到燃烧匙里的硫粉燃烧发出明亮的___________色火焰。对比实验Ⅰ、Ⅱ中,硫燃烧时火焰颜色的不同,说明硫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Ⅱ中,集气瓶里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1点)。
(4)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18.如图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若各步操作完全正
确,打开止水夹后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量为瓶中原有空气体积的_____。实验一中,选择红磷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填序号)。
A
可以在空气中消耗氧气
B
除氧气外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C
生成物不是气体
D
与氧气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2)实验二中,将木炭由上至下_____(选填“迅速”或“缓慢”)伸入集气瓶,以充分利用氧气。
(3)实验三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
(4)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5)实验一、三、四中都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是实验_____(填编号);
实验三中水的作用是_____,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1页
答案
1.D
2.B
3.B
4.A
5.C
6.A
7.A
8.A
9.D
10.A
11.D
12.点燃
化合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
Fe3O4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
13.
14.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
点燃铁丝(预热铁丝)
C
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
细沙
化合反应
铁丝太粗(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低、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点燃系在铁丝上的火柴后,太早伸入集气瓶中等)
15.①

②⑤
①④

16.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不能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应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外焰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7.淡蓝色
刺激性
蓝紫色
氧气的浓度(氧气的含量、氧气的多少、氧气体积分数等)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它污染空(熄灭硫的燃烧)
18.
五分之一
ABC
缓慢
氧气的浓度不同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能溶于水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