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19: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B.几处反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2.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父亲的诘问,他只好羞愧地承认错误。
B.司法部门依法取缔了这个非法销售点。
C.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
D.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场合,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训他们,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木兰诗》这首民歌虽然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但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
D.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上帝要保证每个人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
②那么,上帝在干什么呢?
③所以,只要努力,就会有合理的回报。而那些巨大的成功,往往来自于幸运——但是请先确定,你努力拿到了金卡。
④上帝开了一家努力银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努力账户,每天往里面存入自己的努力。
⑤上帝还要标注那些存努力存得最多的金卡客户,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回报。
⑥然后,每隔十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金卡客户,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那个幸运儿。
A.④②①⑥⑤③
B.④②⑤①③⑥
C.④②⑤①⑥③
D.④②①⑤⑥③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蓝梦谷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
B.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C.怎么可能不来?谁决定的?你吗?没搞错吧?
D.“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二、
综合读写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________________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kuò)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________________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zhě)君和我一同受用!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①“kuò”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②“zhě”改为________________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A.天生?
?
?
?
深信
B.生平?
?
?
??信服
C.天生?
?
?
??信服
D.生平?
?
?
??深信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按照上述要求给自己取一个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示例: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网名:________
由来和含义:________
(2)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世界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网络使部分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对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
8.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2)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班刊名:_______________。
(3)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圣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妈妈,我读的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是献给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②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语段①画线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简要分析。
(2)语段①《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曾文正的话?请你简要分析。
(3)你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句话?
(4)语段②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举出一例,分析其作用。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传播正能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张明瑟
①前些日子,一则在北京大兴机场随手拍摄的短视频里,可爱的小朋友向武警叔叔敬礼,得到武警叔叔的郑重回礼,感动了许多网友。
②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信息几何级数的增长。有人说,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难以辨别,难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其实不尽然。技术进步赋予人们更多的信息选择空间,人们的选择也在推动信息传播。从传播效果来看,向真向善、充满正能量的事件和话题往往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热度很高。
③技术进步给“暖新闻”搭起更多舞台。过去,作为公共资源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挖掘、打捞、传播这些故事的技术成本较高,往往是“感人的事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却不知道”或者“我们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却只能放在心里”。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后,随手拍、随时看成为常态,细节生动的真实故事高效地以新媒介形式不断传播。家庭温馨时刻、邻里互相帮助、陌生人爱心之举等暖新闻高频度进入人们视野。比如为帮助一位受伤男孩紧急异地求医,机场、乘务组、医院密切配合,与时间赛跑。在众多镜头接力记录下,救援过程得以即时呈现。人们通过视频片段、图文内容了解救援过程,心为之牵动,情随之共鸣,温度成就了热度。
④新媒介的社交属性让“暖新闻”舞台不只是单向度“你说我听”,还增加了创作者与受众的互动和共创。新兴内容平台的社交功能,有效汇集社会观感,受众的需求和心声为创作者“点题”“引路”,双方共创,为更多感人故事书写了续集。10年前,一位亲人离世、历经坎坷的老大爷,在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扬起手臂,有力地说:“往前看!”最近,这段视频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了二次传播,人们纷纷留言关心这位大爷的生活现状。主持人得知后,排除困难辗转找到了大爷,发现他用勤奋工作换来安稳生活,还在政府帮助下盖起了新房。老大爷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引得人们纷纷点赞。
⑤数字技术“网聚”各类媒介,不断实现“暖新闻”正能量的“跨界”“破圈”传播。2018年底,老兵张富清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出示了尘封60多年的军功证明。他的英雄事迹经纸质媒体精心报道后,传播效果显著。一张“立功证书”迅速火遍全网,引发各类网络媒介二次加工、多次传播。网上网下同声共传,“深藏功与名”的英雄事迹在社会上掀起致敬老兵热潮。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那些有价值、感动人的优质内容得以突破单一媒介的固定受众群体,获得最大程度的传播和关注,实现“网聚人心”“正能量成为大流量”的积极效果。
⑥当然,网络信息传播复杂多样,也有少数人搭乘技术发展的快车,贩卖焦虑、炒作虚假信息,甚至出现“开头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现象。对这种现象,除了有关部门依法监管、平台加强自律外,还需要以新颖方式传播真善美,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信息“劣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⑦互联网在正能量氛围营造上,正呈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积极态势。这说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信息聚合的同时,也在凝聚人心。“暖新闻”不断“刷屏”,展现出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正直善良,是最宝贵的品质;不懈奋斗,成就幸福人生。这也启示我们,数字时代亦是有情有爱有温度的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2021年6月7日
(1)纵观全文,下列各项最适合做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传播正能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B.数字技术“网聚”各类媒介,不断实现“暖新闻”正能量的“跨界”“破圈”传播。
C.互联网在正能量氛围营造上,正呈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积极态势。
D.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信息几何级数的增长。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④自然段所写事例并分析其作用。
(3)第⑥自然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4)在我们的身边,也常常会有一些暖心事借助互联网得以传播,请你写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事,并仿照③④⑤自然段写一个可做本文分论点的句子。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
guō,zhū
D
小桥流水
出自
《天净沙
秋思》,围绕温馨与恬静阐述即可
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1)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与人格魅力。
(2)《繁星春水》
(3)略
9.
(1)语段开头用问句引出下文,行文自然流畅,连贯得体,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发人深省。
(2)意在说明: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标。
引用曾文正的话,作为道理论证,说明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述了“敬业”的重要性。
(3)一种职业的苦乐与否,不在于职业的本身,而是在于从事职业的人,怎样去看待。
(4)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的作用: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道理论证的作用:用四个理由来证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观点,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与哲理。)
10.
(1)C
(2)事例:十年前,一位遭遇不幸却乐观面对采访的大爷被二次传播的事。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新媒介的社交属性让“暖新闻”舞台不只是单向度“你说我听”,还增加了创作者与受众的互动和共创。
(3)不可以,原因:网络也有负面信息需要监管,从而体现了文章论证客观严密的特点。
(4)示例:本市走失的老人的消息,经过大家微信朋友圈和群的信息传播被很快找到;丢失的证件遗落的物品等借助网络及时找到失主的事。
分论点示例:多媒体(网络)(一些聊天APP)让问题解决得更快或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暖新闻上助力。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