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依次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学科上册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制定依据】
课标相关陈述与解读
教学内容分析:跳绳教材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又是每年中考体育项目,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场地,容易开展运动,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学生弹跳力、耐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1、一年级学生好说好动,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2、小组合作意识需要逐渐加深,对团体合作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两脚依次跳,能掌握两脚依次跳的技能方法,发展下肢跳跃的能力。
2、使90%的孩子们会两脚依次跳,并且锻炼孩子们的上、下肢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以肩为轴,手腕放松摇绳,两脚依次跳过。
【教学难点】前脚掌轻着地,上、下肢协调协调配合,连续跳绳。
【教学方法】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力,诱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师的正确示范、讲解,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纠正动作,掌握动作,培养自学、自练的能力。
3)激励表扬、比赛等教法。
学法:根据学习和练习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安排以下学法:自练自评、互练互评、模仿练习、创造性等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口哨、短绳??
学生:宽松的衣服、运动鞋、个人跳绳
【基于目标的教学评价】
采用班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1、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教师评价,提出表扬与鼓励
2、集体展示班长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学生
【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机体能力、心理活动变化以及教育学的规律,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和调节与评价三个环节。
1、导入与热身:由课堂常规和课前热身两部分组成。
1)课堂常规:由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与宣布课内容与目标,课堂常规:检查服装与安排见习生组成。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情绪饱满、愉快振奋地开始一堂课。
2)课前热身: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通过课前热身,使学生的身体、关节、肌肉、韧带得到充分活动,为学习本课内容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预防损伤,活跃课堂气氛。
3)接力跑比赛;?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接力跑游戏比赛,看哪一组跑的最快。
2、实践与提高:
这部分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精讲多练,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互练互评,自由发挥地进行创造性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
1)首先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教师讲解两脚依次跳的动作方法,再次示范让同学们看清楚动作要领。
2)然后,分小组练习两脚依次跳,并及时的对易犯错误进行纠正,最后进行小组间比赛。
3、调节与评价:
1)首先利用短绳做一个跳的游戏。
2)放松活动,拍拍肩,拍拍胳膊,拍拍腿,使学生全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3)集合点评总结本节课任务完成情况,组织纪律情况,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跳绳,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4)安排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本课所用器材:操场、一人一根短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