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荆轲刺秦王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掌握文言中重要字、词、句;2、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体会人物性格;3、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实。4、学习荆轲不畏强暴,知难而进的精神以及他为燕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教学思路 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提问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主要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探索法。
教学资源 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荆轲刺秦王》flash音频朗读素材。 3、《荆轲刺秦王》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这位历史人物,他的功罪,今天 ,由在座的各位来评说。播放《荆轲刺秦王》视频片段。 初步感知荆轲的性格特点和其刺秦王的悲壮行为。 把学生带入情境,启发思考,引导其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二、合作探究1人物形象分析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1、师:本文中选用了哪几个悲壮感人的场面来凸现人物的呢?①欣赏品味第一画面:樊荆会面(义激樊於期)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樊荆会面。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位置,思考一下樊与荆各自所处的地位,揣度一下,请同学来扮演一下角色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进行人物对话。师:(点评)同学们,荆轲劝说樊将军最终是成功了,那么同学就文章的内容谈谈看法,劝说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师:从荆樊会面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呢?师:很显然,在这个画面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补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②、欣赏第二个画面:易水永别师:荆轲在准备了信物、匕首之后,和副将秦武阳就踏上了去秦国的路途,在深秋时际,在易水之畔,必然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送别。好,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场面的相应位置,请全体女生齐声诵读这一部分,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副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画面,师:请同学们谈一谈这部分描写人物运用了哪些方法?小结:在这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下,我们感受到了荆轲那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激昂慷慨的形象。③、赏析的第三个画面:廷刺秦王。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悲怆的氛围下,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秦国,进行了行刺活动,现在请同学们把廷刺秦王部分找出来,好下面请男同学齐声朗读,同学们请思考: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这个场面的?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画面,那么,同学从这一描写中看到了荆轲、秦王的什么样的形象? 樊荆会面(义激樊於期)、易水诀别、秦廷行刺男女各一名,角色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首先动之以情,点燃了樊的仇恨之焰,最后晓之以义,并提出献首刺秦的计划。荆轲:讲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樊:不失为一个英雄,深明大义对话女生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肖像描写:“白衣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荆轲,顾及全面,三个“皆”字,渲染凄凉悲怆的和同仇敌忾的气势。环境描写: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重点)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的刻画人物形象。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荆轲有勇有谋,秦王极尽丑态, 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点拨是重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考。
三、合作探究2 1.师:既然荆轲是这样的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那为什么行刺会失败?2、思考:荆轲刺杀秦王是失败了,那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师小结: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应肯定秦王的功绩;而从对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压迫人民利益的角度,又该肯定荆轲的反暴行为。要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评价人物。 (讨论后回答)(1)太子催促,荆轲未能等到要等的人,荆轲缺乏帮手;(2)被太子怀疑后意气用事,一气之下带了个不争气的秦武阳走了,国家大事岂能意气用事。(3)近在咫尺,在“猝不及防”的秦王面前,即使徒手相搏,却不能得手,可见剑术武艺不太高明。(略)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交流观点 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问题。
四、合作探究3 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倡导怎样的侠义? 讨论后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设计 小结: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反抗暴秦的英雄形象,英雄身上洋溢着的那股英雄气,如大江东流,如明月高悬,丰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养育了我们的民族灵魂。(播放《历史的天空》)“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荆轲已逝,但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永驻我们心中。作业:以《壮哉,荆轲》为题写一段文章,或记叙,或议论,或描写,或抒情。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学目标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诵读品味,内容把握,形象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理解等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建构了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想像力和审美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重课堂预设,轻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生成
经评审选拔后,该设计和录像课将被用作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网资源,如有异议,请事先申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