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时却视如敝履的状态。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无论全社会的人都称赞还是责难,宋荣子都不为所动。
?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一句分别与阿房宫的“负栋之柱”“钉头磷磷”在数量上形成对比。
(2)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3)韩愈在《师说》中称赞圣人,说虽然他们超出众人很多,“________”,表现得虚心而好学;同时批评当时的普通人,尽管远不如圣人,“________”。
(4)《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任其自由漂荡后“____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____”,想要登仙而去。
(5)苏轼在《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6)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8)《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听而变色;又用“________”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兴叹。
(1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一句写出阿房宫的地理走向,接着点出它一直通到了咸阳;然后以“________”一句描绘出飞檐的状态。
(11)《赤壁赋》中,客在回答苏轼疑问,解说洞箫之音时,针对曹操之诗和赤壁旧战场连发两句反问。第一句是“________?”,第二句是“________?”
?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①“__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②“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李商隐《锦瑟》③“________,________”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墨西哥时,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他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泰,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答案】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解答】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重点字:亭、净、亵)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铢)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重点字:誉、劝、非、沮)
2.
【答案】
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在庾之粟粒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使人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常咨嗟
骊山北构而西折,檐牙高啄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
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在庾之粟粒(重点字:庾、粟)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粟)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重点字:焉)
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重点字:凌、顷)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重点字:苟、毫)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善、悔)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重点字:埃、饮)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重点字:臾)
使人听此凋朱颜
侧身西望常咨嗟(重点字:咨)
骊山北构而西折
檐牙高啄(重点字:檐)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重点字:德)
3.
【答案】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
①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重点字:涟)
②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重点字:阑)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重点字:晓)
4.
【答案】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重点字:舟)
5.
【答案】
B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公叔座说:“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秦孝公立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印,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悔恨当初不听公叔座的话啊。”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
【解答】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错误,应该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