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2.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2.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3: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3.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测量、画图、描述等过程,感受从实践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2.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任务书 彩色卡片
学生准备 直尺 量角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趣味游戏,导入新课
1.小游戏——夺宝奇兵。
(1)游戏说明:教师课前设计好任务书两份,并说明宝物(用彩色卡片代替)所藏地点。例如:宝物一在第2行第3列,宝物二在第4行第5列……教师先请参赛的两组同学回避,然后将宝物交给任务书上所写位置的同学藏好。
(2)教师宣布游戏任务和游戏规则,请参赛的两组同学按照各自任务书上的提示寻找宝物,先找到宝物的小组获胜。
(3)开始游戏。
请参赛的两组同学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找到宝物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面谈一谈)
复习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背过一首儿歌,从此,我们学会了辨认方向。
早上起床,面向太阳,谁还会继续背诵下去?(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知道了这首儿歌,即使在大森林里,也会辨认方向。那么,平面图上的方向一般是怎么规定的呢?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今天,我们就来尝试通过平面图解决问题吧!
操作指导 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参赛的两组同学读清楚各自任务书上的提示,按照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寻找宝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板块二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1 合作交流,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教材19页例1。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2.课件出示合作提纲。
(1)根据题意,画出平面图。
(2)要求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3)理解“东偏南30°”的含义。
(4)列式计算。
3.小组合作学习,尝试计算台风到达A市需要的时间。
4.代表汇报。
预设
生1:画图展示:
  
生2:要求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需要知道目前台风中心与A市之间的距离及台风的速度。
生3:东偏南30°是指以A市为顶点,以正东方向为一条边,向南作一个30°的角,画出30°角的另一条边,这条射线上的所有点都表示东偏南30°。
生4:600÷20=30(时)。
小结:要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就要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
活动2 明确各市的位置
课件出示教材20页例2。
你能在图中指出B市和C市的大致位置吗?
(学生在图中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
1.标出B市的位置。
(1)先在小组中讨论确定B市位置的方法,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先确定方向,再确定B市到A市的图上距离)
(2)怎样画出北偏西30°的角?(学生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样摆放量角器,怎样看量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到黑板上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画角。(以A市的正北方向为一条边,向西作一个30°的角,画出另一条边)
(3)怎样确定B市到A市的图上距离?
图中的比例尺告诉我们图中1
cm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100
km)那么200
km应该用多长的线段表示?(2
cm)
(4)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中标出B市的位置。
2.标出C市的位置。
(1)各小组交流方法。
(2)比较各种方法,说一说哪种方法更简便、清楚。
(3)介绍方法,指名演示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4)展示和交流结果,全班评价。
3.小结: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4.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互评。
(3)汇报。
操作指导 教师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没有表述完整,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
km、200
km和50
km?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板块三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20页“做一做”。
(1)看图,说思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图中缺少什么条件?(方向、距离)
①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方向?(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②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距离?(因为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00
m,而且是2段,所以1段表示200
m。其他的距离只要先数出有几段,再乘200
m即可求出)
(2)生独立完成。
指导:“偏”字后面的两条横线上分别填写什么?
(3)订正,答疑。
2.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21页“做一做”。
(1)动手测量角度和距离。
(2)汇报后集体订正。
3.拓展提高。
以自己家为起点,规定1
cm代表的实际长度作为图例,画一幅从你家到学校的平面图。
操作指导 注意画图指导,培养空间观念。完成“做一做”以后,让学生说一说相反的路线,达到巩固的目的。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吧!(要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就要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
2.布置作业。
教材23页2题。
板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知道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识别简单的路线图。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因为本节课要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涉及角度,因而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满足内需的过程,而不是从外向内强行施加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时侧重以下两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导入时通过小游戏——夺宝奇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也使学生对定向运动有所了解,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做好铺垫。
2.引导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就成了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提高思维水平,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