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13: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2020年单元测试卷(7)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唐王朝“东西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宽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城实现有效统治,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云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題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路丰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蒋吉的《大庚驿有怀》中,“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几字道尽驿使工作之艰辛。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传递文书是驿传最重要的任务。有时,驿使也会传递往来信件。“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边愁》)是崔湜客居他乡凭书传讯的无奈:“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逢归信偶寄》)是李益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除此之外,驿使还会递送一些物品,作为边塞战士与家人沟通的桥梁。
????????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中晚唐邮驿普遍衰落,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驿站都已荒芫。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宜城歌》“野水绕空堿,行尘起孤驿”,直观地反映出中晩唐驿馆衰败的荒凉景象。
????????驿站为文人迁客等提供食宿,驿传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驿传制度的存在丰富了唐诗的发展,也成为唐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王云庆、郭熠程《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驿馆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种类齐全,既巩固了统治,也丰富了唐诗的内容。
B.驿传发挥的传递文书、往来信件,提供食宿的功能,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
C.驿传制度到了唐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可见唐朝国家政治、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D.唐诗“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所写内容应属唐代驿使的职责范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后介绍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特点、驿使的职责和驿传制度的衰落,条理清晰。
B.从唐诗中可窥见唐朝驿传制度发展状况,这折射出文学具有反映社会风貌的功用。
C.文章分析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繁盛与衰落,印证了驿传的发展与国势盛衰息息相关。
D.文章引唐诗作品为证,阐释了唐朝驿传制度与馆驿诗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证充分。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命令上传下达机制,唐王朝驿传机制诸多任务的重中之重是传递文书。
B.唐代较为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的形成与疆域的广大及加强疆域控制的需求相关。
C.随着唐代驿传的衰落,中晚唐的国势也日渐衰落,在《宜城歌》中就有反映。
D.许多唐朝诗人曾经主持过驿传,虽然官阶不高,但其工作清闲,可诗酒怡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忆半农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一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儿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1)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8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风凰砖斋小品文》等(有删改)。
(1)下面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回忆了我与刘半农交往的经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刘半农持肯定态度,对半农死之前几年的表现不满。
B.“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浅”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
C.“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可见鲁迅对刘半农后来变节继续写陈腐的文言文表达不满。
D.本文是按照“现在一过去一现在”思路行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缭,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半农的不足。
(2)下面对鲁迅相关作品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最早的白话小说叫《狂人日记》,作品中的狂人是鲁迅批判的人物形象。
B.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所选的《理水》一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C.《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文章对刘和珍等学生徒手请愿行为不赞成。
D.《坟》《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是鲁迅著名杂文集。
(3)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4)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先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妺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一一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天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1)下列选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B.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浓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2)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文中母亲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暖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政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
【注】①革:通“亟”,病重。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A.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季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B.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C.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D.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进士登第,就是登进士第,或者是进士及第,指的是考中进士。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C.两宫,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
D.赠,指皇帝赐给有突出贡献的官员以官爵、荣誉称号和财富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吕诲敢于直言进谏。他曾多次弹劾枢密副使程戡,因此程戡怀恨在心;他还敢弹劾公主,认为守门官吏和公主府中的宦官皆有罪。
B.吕诲明大义言别人所难言。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后来太后归还政权,皇帝治守忠罪。
C.吕诲多因弹劾大臣被贬。他曾三次居于谏官之职,都是因弹劾大臣而被贬出朝廷,如曾因弹劾王安石被贬为邓州知州,当时人们推崇他的耿直。
D.吕诲心忧国事至死不渝。他即使生病在家,仍然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忧虑的事;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他,他还勉励司马光,让他努力。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辅政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②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上阕开篇写诗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诗人心迹。
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实写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2)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汉字
_____,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然而,中国的汉字印刷与排版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却因处理的困难,汉字信息落后于西方。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_____,勇于创新,_____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_____.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却落后于西方,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
B.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
C.中国的汉字印刷与排版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汉字信息却因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
D.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落后于西方,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B.中国科技与文化得到了长足进步
C.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D.大大方便了我国电脑使用者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源源不绝自强不息成效忘恩
B.源远流长卧薪尝胆成效忘本
C.源源不绝卧薪尝胆有效忘恩
D.源远流长自强不息有效忘本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许多人跟里,垃圾就是垃圾,①________。人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这些可回收物品的未来价值,这种态度会影响到他们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方式。一旦弄清楚要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会转化为某种新产品,大多数人就会②________。在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广告、标识牌等手段让人们认识到这些垃圾不仅能重复利用,③________,如塑料可以变为夹克衫,可乐罐能变成自行车,就会便更多人意识到可回收垃圾的价值,从而更要善地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
下面是一回信的主体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您寄呈的小说初稿《江乡旧事》已经收到!我抽空浏览了一下,感觉良好。小说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曲折,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不过部分词语使用不当,我已加以斧正。个人意见,务请参考!
四、(甘肃武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阶段考)写作(6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眼下,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一所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家长们说,操场上的沙子、砖头、茅草,也是孩子们最心爱的玩具,孩子们常常在这里堆沙堡、建草屋。
这些父母的教育方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2020年单元测试卷(7)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
【答案】
B
D
C
【考点】
社会科学类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中重要论据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然后认真推理论据的作用,关注其前后议论性的看法。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解答】
B.“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错,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是为政治服务的,第一段“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
D.“相互”错,文中没有提到馆驿诗对驿传制度的促进作用。
C.因果倒置,是驿传随国势的衰落而衰落,倒数第二段“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答案】
B
C
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③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③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④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⑤刘半农禁称“蜜斯”之类,刘思想趋于保守;⑥“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弄烂古文”,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考点】
散文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注意平时积累,对于著名作者的经历、称号、作品一定要熟悉。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解答】
B.“半农确是浅”之“浅”,是鲁迅对刘半农为人的认识,可以理解为坦诚、真率。
A.“狂人是鲁迅批判的人物形象”错,狂人是作者同情的对象,也是一个正在觉醒者的形象。
B.《理水》选自小说集《故事新编》。
C.正确。
D.《野草》是散文诗集,《故事新编》是小说集。
故选:C。
从前一句“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可见,“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正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对于十年前的刘半农能够“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等,都是刘半农曾为推广白话文所做的贡献,鲁迅先生赞赏这样的他。但后来“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等行为,回到了维护古制的思想,因此作者“憎恶”这样倒退的他,所以作者说憎恶,是因为“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筛选信息,“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可见主要原因是刘半农的思想渐渐不再是“新”思想,而是退回到封建守旧的思想,导致两人疏远冷淡。
答案:(1)B。(2)C。(3)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③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4)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③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④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⑤刘半农禁称“蜜斯”之类,刘思想趋于保守;⑥“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弄烂古文”,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答案】
A
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果,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考点】
小说阅读
散文阅读
成语的使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
A.“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错。从后文母亲为思念儿子哭出眼疾来看,母亲只是由衷地为儿子感到高兴,但对于“似锦前程”并没有格外关注。
从文中来看,“笑和哭”指收到通知书时“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母亲既为儿子能考上大学而高兴,又为与儿子分离而伤感。从“我”的角度来看,“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尽管考上大学让“我”高兴得笑,但自此后聚少离多,我也为不能侍奉母亲而“哭”;从结构上看,出于全文开头,奠定了感情基调,即有幸福的“笑”,更有伤感的“哭”。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母亲不善言辞”可见母亲不善言辞;“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可见母亲思念儿子,疼爱儿子;“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可见母亲爱儿子,为儿子读书费尽心血;“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可见母亲忠厚老实,忍受讽刺;“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可见母亲性格要强。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答案】
C
D
A
(4)①太后辅佐先帝多年,经历天下的事已有很多。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后咨询后再去做,表示自己不敢专权擅断。
②听到司马光的哭声,吕诲突然坐起,睁开眼睛勉强看着司马光说:“国家的事还是有希望的,你好好努力吧。”
【考点】
文言断句
科举教育
姓名称谓
古代官职
其他古代文化常识
内容概括与分析
文言翻译
【解析】
【参考译文】
吕诲,字献可,是开封人。祖父吕端,曾在太宗、真宗朝任宰相。吕诲性格纯朴敦厚,在家时就勤奋好学,不随便同人交往。考中进士后,由屯田员外郎升为殿中侍御史。当时朝廷大臣大多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上奏说:“谏官有权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员,这是因为朝廷想要广泛采纳各种意见来弥补政事的缺失。如果是谏官以外的人也干这种事,这是侵犯职权。现在朝臣却诋毁攻击他人的旧事,揭露别人的隐私,刻薄的情状逐渐形成了风气,请求皇上下诏惩办革除。”枢密副使程戡巴结地位尊贵受皇上宠爱之人,官位做到了政府要职。吕诲奏论他的过失,程戡被贬职以宣徽使的身份任延州通判。吕诲又上奏说:“程戡因为才疏学浅而被罢免,不应该再委派他去边疆任职;宣徽使位高权重,不是程戡应当担任的。”兖国公主轻视她的丈夫,夜晚叫开禁宫的门向皇帝陈诉。吕诲请求一并弹劾守门官吏,并追究公主府中宦官的罪过,将他们全部驱逐。
英宗生病,吕诲请求皇太后每天命令一名大臣,同淮阳王一起监督送进药物。都知任守忠掌权已久,英宗立为皇帝不是他的本意,多次离间太后、皇帝的关系,造谣生事,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措词深切,大多是别人不能说的。皇帝病情好转,吕诲多次请求让皇帝亲自执政。太后归还政权后,吕诲对皇帝说:“太后辅佐先帝多年,经历天下的事已有很多。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后咨询后再去做,表示自己不敢专权擅断。”于是评定任守忠的平生罪恶,把他及其同党史昭锡一并放逐到了南方。
神宗即位后,吕诲被授予御史中丞。王安石当权执政,当时人们都认为国家得到了一个好人才。吕诲说王安石不懂世事,如果重用他,那是不合适的。于是吕诲上疏说:“王安石外表装作纯朴实在,内心其实深藏狡诈,陛下喜欢他的才智机辨信任他。王安石本来就没有深远的谋略,只会追求变革来标新立异,欺上瞒下,文过饰非,将来贻误天下苍生的,一定是这个人。如果让他长久占据朝廷要职,那么国家一定没有安宁的道理。”当时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吕诲请求辞职,皇帝就将吕诲贬出京都知任邓州。当时吕诲又想上书言事,司马光劝阻了他。
吕诲三次居于谏官之位,都是因弹劾大臣而被贬出朝廷,当时人们都很推崇他的耿直,居家被疾病困扰,吕诲仍然经常愤恨叹息,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忧虑的事。病重以后,司马光前去探望他,到的时候吕诲已经瞑目了。听到司马光的哭声,吕诲突然坐起,睁开眼睛勉强看着司马光说:“国家的事还是有希望的,你好好努力吧。”司马光问道:“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吗?”吕诲说:“没有了。”于是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全国上下听说此事的人都为之悲痛惋惜。皇帝诏令追赠他为通议大夫。
【解答】
(1)“外示朴野”与“中藏巧诈”是相对的,所以应该在“朴野”后面停顿,排除A、B两项;“悦”的宾语是“才辨”,“才辨”中间不能停顿,排除D项。
故选C。
(2)D项,“赠”包括“追赠”,是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3)A项,“因此程戡怀恨在心”无中生有;“弹劾公主”不当,原文“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只是弹劾守门官吏,并追究公主府中宦官的罪过。
(4)①“阅”,经历;“事之大”,定语后置句,大的事情;“咨访”,咨询。
②“寻”,不久;“除”,授予官职;“陨首”,杀身捐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答案】
C
(2)①“抛”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突出时光流逝之快。
②“红”“绿”形容词作动词,准确贴切地展示了颜色的动态变化。
③三句话化抽象为具象,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古代诗歌鉴赏)
炼句(古代诗歌鉴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实写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错误。“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这三句是想象归家后的生活情景,属于虚写。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透,芭蕉又绿了,春天过去夏天又到了。从手法上来看,时光流逝本是不可见的,这里诗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春光以人的情感,用“流光容易把人抛”突出时光流逝之快,利用樱桃变红和芭蕉变绿这两种植物的颜色的变化,把抽象的时光流逝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飞逝,表达出诗人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答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重点字: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重点字:衿、悠)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重点字:榆、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案】
B
A
D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解答】
时间状语应放在前面,排除A、C两项;D项表述因果关系不当,词序不当,所以选择B项。
从全文主旨来看,涉及“弘扬中国科技与文化”,且考虑与前文的连贯,所以选择A项。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源源不绝:形容接连不断。此处指汉字历史悠久,故:源远流长,排除AC。
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白励,发奋图强。
成效:名词,效果和功效。有效:有效果或有效力。此处指有效力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故:有效,排除B。
忘本:忘掉根源。忘恩:忘掉恩德。
【答案】
可回收垃圾也没啥两样,改变自己对待这些垃圾的态度,还可转化为新产品
【考点】
表达得体
语境填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解答】
语段介绍了如何处理可回收垃圾的相关知识。第①处根据“人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这些可回收物品的未来价值”推断,应该是人们人们认识不到“可回收垃圾”的价值,与其他垃圾一样,应该是“可回收垃圾也没啥两样”;第②处根据“一旦弄清楚要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会转化为某种新产品”推断,应该是大多数人会“改变自己对待这些垃圾的态度”;第③处根据“这些垃圾不仅能重复利用”及“如塑料可以变为……”推断,应该是“还可转化为新产品”。
【答案】
①“寄呈”改为“寄来”
②“抽空浏览了一下”改为“再三拜读”
③“一定”改为“很高”
④“斧正”改为“改正”
⑤“务请”改为“仅供”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解答】
寄呈:寄送呈上。是谦词。应把“寄呈”改为“寄来”。浏览:大略地看。“抽空浏览”不得体,应改为“再三拜读”。一定:某种程度的。根据“小说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曲折”可知,应把“一定”改为“很高”。斧正:请人修改诗文的客气话。应把“斧正”改为“改正”。务请:一定请。语气太强硬。应把“务请”改为“仅供”。
四、(甘肃武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阶段考)写作(60分)
【答案】
请让孩子喘喘气吧
武汉的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送自己的孩子到乡下学习生活.这无疑是沙漠中出现的一株幼苗,使人不得不萌发出好奇之心.
走进书店,琳琅满目,却都能见到一块很大的牌子挂在天花板上,上面写着“教学书”,随即,引入眼帘的便是“高考宝典”.是啊,面对中国这重中之重的高考,能不把学习放在首位吧?打开电视,看到疲惫的家长们在各大名校门口排上几天几夜,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此就读.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武汉那7对家长的行为难免会让我看到棱角的竖起,巅峰的耸立.
这7对家长既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农村去,必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选择到农村去,一方面可以陪伴着孩子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可以让孩子劳逸结合,免得成为一个“书呆子”.细细一想,这才是爱孩子的所为.曾有专家称:现代的孩子,一方面扎在了父母的手下,一方面则淹在了老师的嘴里.诚然,我们都能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都能明白老师面对提高升学率的压力,但随即,名和利的搅动,会使本来单纯的选拨性考试变成机械化的应付式考试.然后层层加压,一点点地挤压着孩子们的自由空间.
请停下你我急促的脚步,看下我们生活的世界:家长们丝毫不敢怠懈!为学位、为成绩鞍前马后,心思费尽.而学生,虽不至于“头悬梁,锥刺股”,但也是战战兢兢,为成绩挑灯苦读.童年的快乐被一点点的挤压,取而代之的是浩瀚的题海,是怎么攀登也没有止境的书山.但是,我们只是孩子,我们有自己的担当,但也需要属于我们的快乐童年,属于我们的多彩世界.我们不想成为那压迫下的应试机器,而应该是活泼、人格健全的孩子.何必要强迫孩子们活在那个属于成人思想的空间里?何必要求孩子们用他们童年的光阴去预料未来呢?成才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只有一种选择,回想一下现代很多名人,也不见得个个是出自名门名校,可是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屠列涅夫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孩子们已经累了,看看他们﹣﹣已经汗流浃背了,还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只为满足你们的要求.倘若你们真的爱他们,请让他们喘喘气吧!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材料中的7对家长,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特别,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立能力,又让孩子们回归到大自然,甚至是回归到了天性,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引用古人教育子女的例子,如“孟母三迁”;讲述父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如傅雷的教子故事;还可以引用诗词,丰富文章内容.
本文可以立意为:
1、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解答】
请让孩子喘喘气吧
武汉的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送自己的孩子到乡下学习生活.这无疑是沙漠中出现的一株幼苗,使人不得不萌发出好奇之心.
走进书店,琳琅满目,却都能见到一块很大的牌子挂在天花板上,上面写着“教学书”,随即,引入眼帘的便是“高考宝典”.是啊,面对中国这重中之重的高考,能不把学习放在首位吧?打开电视,看到疲惫的家长们在各大名校门口排上几天几夜,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此就读.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武汉那7对家长的行为难免会让我看到棱角的竖起,巅峰的耸立.
这7对家长既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农村去,必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选择到农村去,一方面可以陪伴着孩子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可以让孩子劳逸结合,免得成为一个“书呆子”.细细一想,这才是爱孩子的所为.曾有专家称:现代的孩子,一方面扎在了父母的手下,一方面则淹在了老师的嘴里.诚然,我们都能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都能明白老师面对提高升学率的压力,但随即,名和利的搅动,会使本来单纯的选拨性考试变成机械化的应付式考试.然后层层加压,一点点地挤压着孩子们的自由空间.
请停下你我急促的脚步,看下我们生活的世界:家长们丝毫不敢怠懈!为学位、为成绩鞍前马后,心思费尽.而学生,虽不至于“头悬梁,锥刺股”,但也是战战兢兢,为成绩挑灯苦读.童年的快乐被一点点的挤压,取而代之的是浩瀚的题海,是怎么攀登也没有止境的书山.但是,我们只是孩子,我们有自己的担当,但也需要属于我们的快乐童年,属于我们的多彩世界.我们不想成为那压迫下的应试机器,而应该是活泼、人格健全的孩子.何必要强迫孩子们活在那个属于成人思想的空间里?何必要求孩子们用他们童年的光阴去预料未来呢?成才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只有一种选择,回想一下现代很多名人,也不见得个个是出自名门名校,可是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屠列涅夫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孩子们已经累了,看看他们﹣﹣已经汗流浃背了,还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只为满足你们的要求.倘若你们真的爱他们,请让他们喘喘气吧!
第3页
共16页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