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5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时空坐标
单元框图
【基础过关】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背景
标志
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经济
阶级
思想
个人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
2.巴黎公社
政局变动
政府政策
导火线
(1)背景
普法战争的影响
1.欧陆霸主由法国变成了德意志帝国。
2.法国与德意志就此矛盾加剧,埋下从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种子。
3.减缓了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德国工业革命速度加快。
4.促成了两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并推进了两国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
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2)过程
成立
革命措施
失败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原则,包括:
一、改造旧的国家机器,使它从阶级压迫的工具变成解放人的工具。
二、发扬民主,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建立廉价政府,减轻人民负担,使公职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871年3月28日
政权建设
社会
经济
1871年5月下旬。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等。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3.失败原因
主观
客观
根本
4.意义
政治
思想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
1.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2.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革命成果,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3.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的特征
爆发的偶然性
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的深远性
教训的深刻性
【重难点深化】
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
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
1.(2021浙江卷·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可知,马克思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选A项;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排除B项;进化史观是以西方近代进化论解释历史发展的学说,排除C项;阶级分析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排除D项。
【典例剖析】
2、(2021
山东卷·12)
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案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
A.
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
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
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新型革命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恐惧,其他国家害怕本国国内也出现类似的工人运动,因此“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以防止巴黎公社革命的蔓延,故选C;各国政府是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的蔓延,而非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排除A;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倡导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是第一国际,排除D。
3.(2021全国Ⅱ卷·33)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说明了巴黎公社是普通的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是普通人革命建立的政权,并没有体现工农联盟,而且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巴黎的统治,而且当时法国并没有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巴黎公社比俄国十月革命要早,所以不可能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
考点二、十月革命
经济
政治
国际
1、背景
【基础过关】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发展但仍落后的原因:
(1)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经济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二月
革命
“四月
提纲”
七月
事件
十月
革命
2、进程
俄国十月革命从广义上分为二月革命和十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两个阶段。
二月革命以推翻俄国沙皇专制为目标,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目标,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政治
经济
外交
组织
3.结果:建立政权
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对俄国
对世界
4.意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阶段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4.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6.中国共产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理论
创新
革命
道路
革命
阶段
斗争
方式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重难点深化】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1.(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典例剖析】
2.(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只是说明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项错误。《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纲领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项错误。故选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