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地球的运动》单元整理
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这一课中,我们用气泡图整理了已知的地球知识,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海陆分布模型和自转模型,用模型表达了我们知道的地球知识。
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三个因素有关。
只要地球和太阳处于相对圆周运动,在地球上都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通过改进我们的地球仪,发现地球上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谁先迎来黎明和转动方向有关,通过坐汽车和坐转椅,发现我们实际的运动方向和看到景物的移动方向相反,由此,我们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推断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转动一周约24小时。
古人通过观察四季正午时阳光下物体的影长,发现长短不一样。我们模仿古人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圭表,发现四季影长不一样是由于正午时太阳的仰角不一样造成的,夏至时太阳仰角最大,冬至时太阳仰角最小。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造成太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这是形成四季的主要原因,和地球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地球公转一周要一年。
地球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与生长,我们还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了学了这个单元之后我们对地球运动的新认识。
本单元有哪些主要科学概念?
地球
构造
地壳、地幔、地核
海洋面积多,陆地面积少
自转
地球围绕地轴自转——昼夜交替现象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
自转一周时间——24小时
越是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学说
——地心说(托勒密)、日心说(哥白尼)
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四季变化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特点——地轴倾斜,倾斜方向始终不变
公转一周时间——1年
地球公转造成四季正午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变化
测一测:你能解决问题吗?
1.右图中,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四个城市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拉萨
B、北京
C、上海
D、重庆
C
2.观察右边这张图:
(1)当我国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3)地球上的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
)
造成的。
A、距离太阳的远近
B、地轴倾斜
C、地轴倾斜并且方向不变
D
B
C
C、上海
D、冬季
B、自西向东
C、地轴倾斜并且方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