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10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10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4:46:08

文档简介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资料获取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从而认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活动一:阅读“地心说”和“日心说”两大学说的文献资料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一)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
(二)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三)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2.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2.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第
1
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手电筒、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展示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设。
2.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3.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
二、探索: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20分钟)
活动一:阅读文献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1.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2.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改进地球模型
a.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实现自转的“地轴”(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倾斜作为事实直接告知学生即可,不必过度延伸)。
b.在地球模型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1个反光的小圆片,使两个小圆片刚好分别处于白天和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片编号。
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从地面观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过程。
3.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交流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12分钟)
1.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依据是什么?
3.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4、借助活动记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拓展:(预设3分钟)
1.你还知道哪些现像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2.课后收集更多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资料。
【板书设计】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活动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一:比较异同点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填序号)
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3.地球是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太阳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5.日月星辰等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6.地球和其它星球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活动记录表二:画出小圆片的亮暗情况
小圆片
自转前半周
自转后半周
亮暗
情况
【作业设计】
1.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太阳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太阳自转
2.改进地球模型时,穿金属丝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从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B.从下面穿入,上面穿出
C.从北极穿入,南极穿出
D.随意穿,没要求
3.下面(
)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
B.
D.
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日心说的观点是(
)。
A.地球是球形的
B.太阳在宇宙的中心
C.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且绕地轴自转
D.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共10张PPT)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假设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
地心说
托勒密
内容: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禁止不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
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日心说
哥白尼
内容:
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2.天体运动是圆周运动。
3.地球是在运动,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
4.太阳不动,处在宇宙中心,地球及其它行星都
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日心说更可靠
1.有长期的观察数据支撑。
2.伽利略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
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
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3.傅科通过傅科摆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任何的观点都需要众多的证据支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
地球绕太阳转
地球绕地轴自转
地轴是倾斜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改进地球模型
材料
一根金属丝
一个地球模型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小圆片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
昼夜交替一次24小时
地球自转
地球不动,太阳
围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
围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
同时地球自转

恒星天
O士星
木星
火星
太阳
O金星
Q水处
地球

恒星天
士星
木星
火星
月球地球
金星
●水星
模孤量夜交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