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4谁先迎来黎明 (课件11张PPT+视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4谁先迎来黎明 (课件11张PPT+视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14:53:06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4.谁先迎来黎明
回顾
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谁先迎来黎明?
乌鲁木齐
北京
聚焦
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
西

探索


模拟实验一:谁先迎来黎明
探索
地球自转的方向


西

探索
探索
感受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
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看到的景物移动方向相反,这就是相对运动关系。
探索
日月星辰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相对运动
模拟实验二:谁先迎来黎明
探索
小结
1.地球自西向东转动,越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2.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看到的景物移动方向相反,这就是相对运动关系。
中国地图
70
100°
110°
120
130


乌兰巴托⊙

哈尔演
乌鲁木齐
塔吉克
⊙长春


沈阳

呼和浩特⊙

⊙平璣
速海
2o首尔
东京

银川
(即度实际控制区)
太原石家庄
西宁⊙


⊙济南





冫西安⊙




⊙拉萨
湖北省
成都⊙
武汉
省,5⊙

浙江省


南昌⊙江
南宁州9广枣了摇地省副
长沙⊙
0眚海台湾岛管
湖南省
图例
⊙贵阳
建福州
钓鱼岛,赤尾
海南岛

⊙合北
a
国界
线
中沙群岛
省、自治区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直辖市界

台台湾

特别行政区界

⊙南宁
屿
地区界
香港
军事分界线
孟加拉湾
河内
北京首都
北部湾
东沙群岛
老挝∫南
o海口
南海
⊙天津
省级行政中
外国首都、首府)
海南/省
海南岛
1:22000000
的南海诸岛
120
审图号:GS(2016)2879号
自然资源部监制
乌鲁木齐
北京
23
西


A
体的运动
Ku64.谁先迎来黎明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在前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本课将同第2课、第3课一起解决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此前,通过哥白尼学说,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那么本课的内容则落在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转周期,以及自转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上。
本课通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按不同方向模拟“地球”转动,观察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体验活动,结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事实,推理得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之后,结合“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就能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即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最后,再利用地球模型进行一次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的结论,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知道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学生并不清楚,本课的重点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自身的感悟,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从而为接下去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
24
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
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拟实验: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
难点:认识相对运动,感受相对运动,并且联系实际,从而分析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地球仪
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教学过程】
聚焦:谁先迎来黎明(预设3分钟)
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天开始亮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黎明。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
猜一猜: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谁会先迎来黎明?
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一)模拟实验:谁先迎来黎明
1.找一找位置:要想知道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要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
2.PPT出示地图: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3.出示模拟实验的要求:
(1)每个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
(2)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的同学身上贴上写有“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3)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观察谁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谁先迎来黎明;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观察谁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谁先迎来黎明。
(4)交流研讨: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地球自转方向不同,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同。)
(二)认识相对运动
1.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动,还是自东向西转动呢?我们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当你坐在汽车上,汽车往前进时,窗外的树木是怎么运动的?(预设:向后运动)。当汽车往后退时,窗外的树木又是怎么运动的?(预设:向前进。)
2.体验相对运动:老师这里有一把转椅,当你坐在转椅上,向右转动时,你看到的景物会怎么样?当你向左转动时,看到的景物会怎么样?
3,学生体验,说自己的发现。(预设:人向右转动时,看到周围的景物在向左转动;人向左转动时,看到周围的景物在向右转动。)
4.你在生活当中还有类似的体验吗?(预设:坐旋转木马时看到的景物移动方向和木马转动的方向也是相反的。)
5.小结:像这样,物体移动的方向和看到的景物的移动方向相反,被称为“相对运动”。
6.假设我们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而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三)再次模拟谁先迎来黎明
1.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那我们在地球仪上再次模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昼夜变化。
2.微课展示模拟的方法:在地球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片贴在上面,打开手电筒(使其照亮半个地球),慢慢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研讨:
(1)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个城市先迎来黎明?你是如何知道的?(预设:北京,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北京先被太阳照到,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2)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24小时,因为地球自转一周刚好是一昼夜,24小时。)
三、拓展(预设:3分钟)
1.北京、纽约、伦敦、上海,这几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预设:越靠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2.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么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多少时间迎来黎明呢?(了解时区的概念)
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预设:1.地球是在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不同的城市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一样,北京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后迎来黎明。2.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周围景物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叫做相对运动。)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相对运动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作业设计】
1.地球是一个球体,北京在我国的东面,乌鲁木齐在我国的西面,兰州位于这两个城市之间,你认为哪一个城市先看到日出?(

A、北京
B、乌鲁木齐
C、兰州
D、同时看到日出
2.当你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时,你看到车窗外的景物的移动方向是(
)。
A、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向前移动
B、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向后移动
C、和汽车运动方向没有关系,不动
D、不清楚
3.你认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有时自西向东,有时自东向西
D、不清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