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时的局限性,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时空观念:通过史实的讲述、地图的展示,构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后半叶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签订《马关条约》后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的内在联系。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重大事件的相关史料,以及核心人物李鸿章的相关材料,能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史论结合的意识,运用史料的能力。4、历史解释:能够从史料中社会各阶层在探索国家出路时所带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且分析社会背景对此产生的作用力,尝试对不同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手段之间的联系进行理解和解释。5、家国情怀:感受近代的中国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2、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和侵略。难点: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及其救国措施的失败原因。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因此对这一时段的政治经济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此前对这部分内容大多为史实上的浅层认识,高中阶段再次学到此内容,需要加强思维的深度,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探索出路中屡屡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梁启超《李鸿章传》中的一段史料,引出梁“时势造英雄”的观点。提问:当时的时势是怎样的?
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回答问题。
将学生引入时代背景,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一、太平天国——李鸿章之崭露头角
1、展示3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背景的史料,向学生提问;2、借助地图,教师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穿插反映领导者局限性的史料,点出曾国藩、李鸿章、洋枪队在剿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为曾、李为代表的湘淮系官僚集团在清政府的崛起做铺垫,承接洋务运动。
1、通过3段史料,概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2、跟随教师的讲述,阅读地图,掌握太平天国运动中所涉及的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阅读概括史料的问题;培养时空观念。
二、自强求富——李鸿章之救国道路
1、引用《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提问“李鸿章认为怎样才能救国?”2、通过图片、数据、史料等多方面内容,向学生展示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工业的一些成果。3、引用曾国藩《奏陈新造轮船及上海机器局筹办情形折》,讲述洋务运动的中心转移到“求富”的原因,通过图片等展示成果。4、从工业、军事、教育现代化三方面来总结洋务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5、借用书本原话,引导学生思考,因“剿发逆”而兴起的洋务运动,是否能够达到“勤远略”的效果呢?
1、根据给出的史料,回答教师的问题。2、通过多方面史料,从多角度感受洋务运动的成果。3、结合书本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通过关键史料,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主要展示洋务运动的成果,与下一节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边疆危机——李鸿章之严峻考验
1、展示清代疆域图,向学生介绍在中国西北、西南、东南分别面临着哪些列强带来的危机。2、借助地图,讲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引用王第《晚清三杰》的文字,表明洋务运动的成果对军事上的成功有所助益。3、展示中法战争的地图,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填写焦点、战况、战果表格。4、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地图,就战争焦点、战况、战果等进行讲解。5、简单讲述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带来的危害。6、借助材料,介绍李鸿章的外交手段的失败导致了三国干涉还辽,并借助地图简单介绍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通过地图,对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有空间上的认识。2、参与到对于中法战争的分析当中,加深印象。3、通过李鸿章外交手段的了解,探索三国干涉还辽和瓜分狂潮出现的背后的原因和背景。
1、通过清代疆域图和局部地图,以小见大,培养时空观念。2、感受战争中的著名将领和人民所展现出的爱国精神。3、强调中国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四、历史反思——李鸿章之时势困局
1、首先关注农民阶级的救国尝试,通过3段材料,提问“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是失败的?”2、教师介绍洪仁玕和《资政新篇》,并讲述其局限性。3、接着关注地主阶级的救国尝试,引用《庚子西狩丛谈》,提问“你觉得“破屋”指的是什么?”之后,教师点出晚清专制制度的腐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爆发就是典型的例子。
1、反思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探索救国尝试必然失败的原因。2、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3、阅读史料,引起反思。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以史为鉴的能力。
五、收尾和铺垫
1、引用梁启超《李鸿章传》,李鸿章的个人失败原因实际上也植根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2、李鸿章的救国尝试也没有全部付之东流,洋务运动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引进了西学,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掀起了维新运动。
辩证看待本课涉及的救国尝试。
与开头呼应,衔接后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
在准备这次课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面对课本知识容量大的问题时,我采用了找线索、找重点、强调史实与史实之间联系的方法,抓住本专题主线,对课堂内容的详略安排进行取舍,同时为学生理出明确的线索。即使涉及的史实较多,但尽量不造成断裂和突兀的情况。面对教材中新出现的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我采用列举史料、学生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材料中理解,论从史出。另外,新教材中所加入的新内容、新史料、新思维也为备课带来了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素养。我认为在这次试教的过程中,课堂的互动和讨论环节需要继续优化,内容线索可以通过板书加以梳理,结尾升华过程需要继续构思。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当对本课的考试方向进行设想,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做到知识与素养双丰收。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