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2. 学习本文第三段中精彩的说辞,掌握说话的技巧; 3. 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试着运用这些技巧。
教 学 重 点 1. 分析探讨烛之武说秦伯撤退军队的过程; 2. 讨论总结说退的原因,运用技巧于实际情景。
教 学 思 路 反复诵读——讨论分析----探讨归纳-----实际运用
主要 教学 方法 讨论交流 引导点拨 虚拟情景
教 学 资 源 教材与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二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以生活故事导入。 一个大酒店招聘人员,有三位去应聘,当这三人走进应聘室时,正巧一位女顾客在洗澡。 甲说:“对不起,小姐。” 乙说:“对不起,小姐,并把门关上。” 丙说:“对不起,先生,并把门关上。” 同学们,你们猜猜谁将会被录用呢?为什么? 是啊,怎样说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重要的。在战国时期的郑国有这么一位巧舌如簧的勇士——烛之武,他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退秦伯撤军,挽救了郑国。他是如何说退的?为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说退秦师部分。 讨论谁将被录用以及被录用的原因;设身处地的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的 1. 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生活故事转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给学生造成悬念。
二、 反复诵读 重温知识 1. 自由诵读文章的第三段,读准字音; 2. 相互诵读,纠正字音; 3. 结合注释再熟文意,相互质疑不懂之处。 诵读文章,互相纠正字音,互相质疑 通过反复诵读和重温知识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为下面的分析讨论作铺垫。
三、 讨论分析 1.核心问题: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伯撤军的呢? ①给学生十分钟讨论 ②请同学自由发言,其他同学做补充; ③老师将学生的答案整合 烛之武的这番说辞可以分成五步,他是这样一步一步说服秦伯的: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此时的他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实,不去怨恨或狡辩,以避其锐气,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郑国之外,以示弱博得秦君的好感。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他巧妙地以“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仅对晋国有利,击中想称霸的秦君的心,拆穿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也无所害。”则是他另换角度,从利益上引诱秦伯,让秦伯自行掂量。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戳秦伯的痛处,让秦伯深思。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图之。“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给秦伯分析了晋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使秦伯不得不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秦与晋联盟的信心。 2.核心问题: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伯撤军呢? ①给学生一定时间讨论 ②自由展示讨论结果 ③老师整合 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归纳了重要的几点: ① 烛之武的沉着、冷静、不卑不亢。面对强秦,他的这种心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 有足够的智慧,说话有分寸,一步比一步更有力量,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 ③ 语言得体,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说话,明是替秦考虑,暗是为郑着想,让秦伯听着舒服,易接受。 3.核心问题:你从烛之武的言辞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开放性的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然后同学们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对问题2,学生答案种种,大多同学从烛之武的角度去思考,但也不排除有同学从秦君方面去思考的。 对问题3,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问题的讨论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认识充满了智慧的烛之武,明确艺术说话的重要性。
四、 实际运用 虚拟情景:(安排学生模拟情景) 情景:一天傍晚, 有位出租女司机被一位中年男子劫持了, 男子用刀威胁着说, “快把钱拿出来, 否则我废了你! ” 同学们,面对此情景,女司机要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① 给学生时间讨论 ② 一起看真实情景中女司机的做法 女司机没有反抗,而是顺从地掏出了300元钱,为表示诚意,又将身上的20元零用钱也拿了出来,说:“今天就挣了这些了,不多,你拿去吧。”男子被司机的直率和诚意所打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司机又紧接着说:“天不早了,你的家在哪儿,我送你回家吧!你的家人可能正等着你一起吃晚饭呢!”于是开车去车站,女司机又发话了,说:“我知道你也不想这么做,都是给穷逼的,不瞒你说,我以前也曾有这个想法,下岗了,工作也没了,一家子人等着吃饭,为人真难啊,可是反过来一想,象大哥这样有力气的人干什么不能挣个大几百的,我这些钱就算是做好事给你了,回去后好干点事……”车站到了,没想到男子哭了,把300元钱还给了她,“我回去说什么也不干这事了”他抛下这句话,逃也似的跑了。 ③ 同学们,司机的一番话后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 原因在于女司机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说话的 同学们思考讨论,给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说报警,有人说把钱给他,有人说和他拼命等等,各抒己见。 知道结果后,同学们感到很意外,说个不停。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艺术说话的重要性。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1. 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以学生为主体; 2. 本节课设计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 3. 最大特色在于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将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讨论的时间还不是很充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