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得以成为其子孙为荣。他们是( )
A.炎帝、黄帝
B.周武王、齐桓公
C.大禹、蚩尤
D.秦始皇、汉武帝
2.(2分)“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3.(2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都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它们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所属的领域是( )
A.书法绘画
B.文学艺术
C.中医药学
D.农业技术
4.(2分)如图为《清朝疆域图(1820年)》。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在图中①处设立了( )
A.伊犁将军府
B.安西都护府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府
5.(2分)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分)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针对他的倒行逆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提倡(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7.(2分)某同学在班级开展的抗日名将故事会上,讲述了彭德怀的抗日事迹。他讲述的故事可能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8.(2分)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9.(2分)十九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有人主张改革变法,有人主张暴力革命,有人主张实业救国……其中,主张实业救国并付诸实践的是(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张謇
10.(2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是( )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全方位外交的方针
11.(2分)中国农民说:“我们能够吃饱饭,靠的是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农民之所以称颂袁隆平,是因为他( )
A.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
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发现了能抵制疟疾的青蒿素
D.为研究“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
12.(2分)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化的文明成来。如图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是( )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13.(2分)比较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某同学绘制了如表格,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项目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开始标志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性质
①
A.资产阶级改革
B.社会主义革命
C.思想解放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14.(2分)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可见,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首要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现美国独立
C.促进西部开发
D.摆脱经济危机
15.(2分)中国近代维新人士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巴尔扎克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统一度量衡。⑤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⑥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商鞅变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请从材料一中选出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只写序号)
材料二
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有诗赞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络绎不绝,对外贸易港口有20多处,与宋朝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超过了60个。政府为了管理对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城市设立了市舶司。随着经济的繁荣,出现了像长安、开封、临安这样的大城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唐宋时期,文化兴盛。诗歌成为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文人士子多以唱和吟诵的方式抒发情怀。词作为一种新体诗歌,在唐朝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2)根据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打“√”;违背材料以及材料没有提及的打“×”。
①唐朝开元时期,粮食丰盈,国库充实。
②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宋代设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④诗歌是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⑤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源于宋朝
(3)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宋时期文化兴盛的原因。
17.(10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来源于它的文化、制度,以及它所走过的正确道路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植于文化的自信】
材料一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提倡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成为中华民族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来源于制度的自信】
材料二
(2)以上两幅图哪一幅能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写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道路开辟中增强自信】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示意图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中①处的历史事件和②处的时间,并写出③处道路的具体名称。
(4)根据材料三,归纳两条道路的共同特点。
18.(10分)近代以来,欧洲曾“独领风骚数百年”,也曾“硝烟弥漫不见天”。历经几度浮沉,欧洲国家似乎悟出了相处之道,逐渐走向联合。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领先的欧洲】
材料一
某学习小组以“领先的欧洲”为研究主题,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
(1)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上图中①②③处的相关内容。
【衰落的欧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着美苏的崛起,世界变成了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衰落的原因。
【联合的欧洲】
材料三
面对二战后的形势,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如今,欧盟作为世界上的重要一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目的。
(4)欧洲从繁荣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解答】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
2.【解答】依据“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体现了中外文明的交流,D正确;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但是题干没有体现,A排除;
题干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而非民族融合,也没有体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C排除。
故选:D。
3.【解答】据所学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都是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所以它们所属的领域是中医药学,ABD三项与题目中的著作种类不符,排除。
故选:C。
4.【解答】据地图①可知,这是新疆地区。为了管辖新疆地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清政府设置了伊犁将军。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
故选:A。
5.【解答】据所学知,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直到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收回了台湾,日本侵占中国台湾长达50年。所以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故选:C。
6.【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尊孔复古,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把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针对他的倒行逆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D符合题意,ABC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答】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敌后战场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武汉会战是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重大战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解答】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又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淮海战役中调动了民工达500多万人,大小车88万辆等,从粮食弹药的接济、医疗救护等方面为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了后方,人民群众的大力支前,这就是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因而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解答】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
故选:D。
10.【解答】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B。
11.【解答】A.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有关,排除。
B.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B符合题意。
C.发现了能抵制疟疾的青蒿素与屠呦呦有关,排除。
D.为研究“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是钱学森和邓稼先有关,排除。
故选:B。
12.【解答】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反映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故①处应该填写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改革、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也不是思想解放运动,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和,而这种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而因为奴隶制,美国当时面临分裂的危险,所以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15.【解答】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者是达尔文,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解答】(1)商鞅变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从材料一中选出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为①③。
(2)根据材料二,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打“√”;违背材料以及材料没有提及的打“×”。
①唐朝开元时期,粮食丰盈,国库充实,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②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违背材料。③宋代设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④诗歌是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⑤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源于宋朝,违背材料。
(3)根据材料二分析可知,唐宋时期文化兴盛的原因有经济繁荣为唐朝文化兴盛奠定物质基础;唐宋时期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推动文化发展。
故答案为:
(1)①③。
(2)①√;②×;③√;④√;⑤×。
(3)经济繁荣为唐朝文化兴盛奠定物质基础;唐宋时期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推动文化发展。
17.【解答】(1)由材料一“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提倡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成为中华民族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可知,料一中的“他”是孔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或“仁”。
(2)由材料“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建立过程中就显示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并结合所学知,图一“一五”计划能说明这一观点。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①由①处的时间“1949.10”可知,与之有关的事件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成立新中国或开国大典或新中国诞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②小岗村包产到户是在1978年。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可知,③处道路应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两条道路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都是依据中国国情开辟的道路;都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
故答案为:
(1)孔子;“仁者爱人”或“仁”。
(2)图一;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①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成立新中国或开国大典或新中国诞生);②1978;③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都是依据中国国情开辟的道路;都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
18.【解答】(1)依据材料一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可知,思维导图描述的是领先的欧洲(14﹣19世纪)。包含三个部分。思想引领、制度确立、科技创新。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的启蒙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法国通过法国大革命,确立了共和制政体。随着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必须发明和使用机器,改进技术,这就是18世纪60年代最先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八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作为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根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随着美苏的崛起,省略号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概括可知,欧洲衰落的原因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美苏的崛起。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4)欧洲从繁荣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有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要发展科学技术;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等。
故答案为:
(1)①文艺复兴;②君主立宪;③电气。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美苏的崛起。
(3)目的: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或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要发展科学技术;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