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17:1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罔(wáng)????
笃志(d?)????????
殆(dài)?????
焉(yān)
C.?箪(dān)?????
好之者(hǎo)?????
曲肱(gōng)
惑(huò)
D.?三省(x?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
2.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D.?传不习乎(传授)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
二、填空题
5.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不亦说乎??????????????
________?
通?
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
通?
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6.一词多义。
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可以为师矣________
②而: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③知: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④乐:不亦乐乎________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7.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罔,思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摘写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且现在常用的成语。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宰予①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
【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学而》)
【注】①宰予:孔子的弟子。②朽(wū):建筑时用来抹墙的工具。句中用作动词,指抹平,修饰墙壁。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于予与何诛________
③于予与改是________
④未若贫而乐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3)结合【甲】中的《公冶长》和【乙】中的《学而》的具体内容,谈谈孔子在修身做人方面的观点。
9.阅读下面三则《论语》,回答问题
???????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不逾矩(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四、默写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
(2)课文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对照别人的短处改正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
(3)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_______”。
(4)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D
3.B
4.
A
二、填空题
5.说;悦;意思是“愉快”;有;又;意思是“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6.
替;成为,做;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了解;懂得;得到;愉快,快乐;以……为乐
三、文言文阅读
7.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①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②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③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④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3)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4)C
(5)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8.
(1)自我检查、反省;谴责,责问;这(指对人的态度);不如,不及
(2)①如今,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②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纵,(人能做到这些)怎么样呢?
(3)《公冶长》中“宰予昼寝”主要阐述了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做人应当言行一致”)【乙】中的《学而》主要讨论了对待贫与富的态度问题,孔子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乐道好礼。
9.
(1)hào;jǔ
(2)第①则,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最佳状态是以求学问为快乐,告诉我们对于学问不但要懂它,还要喜好它,热爱它;更重要的是从学问中感受快乐。
第②则,记述孔子触景生情,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进取。
第③则,孔子自述生平经历,告诉我们,人只有在成长中不断地体察和认识才能提升自己对道德、人生的认识。
四、默写
10.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不亦乐乎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