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8 21: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瘫痪(huàn)????
匿(nì)笑??????
菡萏(hàn
?dàn)???
欹(xī)斜
B.?拆(chāi)散????
憔(jiáo)悴????
骤(zhóu)然???????
粼(lín)粼
C.?祷(dǎo)告?????
并蒂(dì)??????
脸颊(jiá)????????
姊(zǐ)妹
D.?霎(chà)时?????
凝(níng)之????
嫩(nèn)芽?
???????逮(dǎi)住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祷告??
??霎时??
??花瓣?
???猜得出????????????????????????????B.?遮拦
????絮叨??
??绝别?
???翻来覆去
C.?瘫痪
????谯悴
????温馨?
???罗摩衍那????????????????????????D.?豌豆
????仿膳
????匿笑
????暴努无常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路工人在铺设水泥路面的时候,隔五六米就要留条缝隙,叫“伸缩缝”,为的是防止热胀冷缩不拱坏路面。(删去“不”字)
B.?日方不顾中方的警告和反对,执意挑起钓鱼岛事件。(把“警告和反对”改为“反对和警告”)
C.?她在报告中倡导孩子应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只有能够安静地读书,将来才能安静地看世界。(应把“才能安静地看世界”中的“安静”改为“冷静”)
D.?我们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删去“我们”)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二、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
?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
?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
?
?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
?
?
?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
?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一段中“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2)“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这句话里含有什么情感?如果“我知道她的病到了那步田地”,又会怎么做?
(3)第三段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4)你觉得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吗?为什么?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6)文中写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要好好儿活”有什么作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1)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________。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是________。
(2)“早已习惯”和“还习惯”以及“强壮”和“高大”能否互换?为什么?
(3)“决定委屈儿子了”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4)母亲改变主意不走大路而走小路的原因是________。
(5)“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中的“责任的重大”具体指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雪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________
②未若: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文中哪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文章最后一句补充交代“兄女”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8.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面的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俄而雪骤?
???????俄而:________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___
③相委而去
????????委:________
④下车引之?
???????引: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四、默写
9.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五、语言表达
10.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母亲是失意时的一杯暖茶,当你感到痛苦时,她会给你带来一阵温暖;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你选择:第________幅;书体:________
理由:________(限4个字)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A
3.
D
4.
B
二、现代文阅读
5.
(1)无常:变化不定。
两个词:突然,猛地。
(2)愧疚、自责。一定会听母亲的话,不让母亲这样替他操心。
(3)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对生活逃避,丧失信心。这一动作,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4)好。①文中两次写到“秋天”,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写人都和秋天有关。②“秋天”也是“我”不幸遭遇、黯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④这个题目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5)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出北海菊花的烂漫美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和眷念,深化了主题。
(6)母亲说“好好儿活”,既指自己要不屈地与病魔抗争,更是鼓励身怀病痛的儿子战胜病魔,勇敢地生活下去,表现了她的坚强。“我”的话,是对母亲的承诺,表现了对自己人生的坚定信念。在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6.
(1)大路好走;小路有意思
(2)不能互换。“早已习惯”表明母亲早已养成听从儿子的习惯;“还习惯”表明儿子还不会违背父亲的意见。“强壮”是从母亲的角度看的;“高大”是从儿子的角度说的。
(3)“我”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母亲风烛残年,想孝敬,时间也不多了。
(4)母亲听从儿子,但更爱孙子
(5)“我”作为家庭的主脑,在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必须处理得当,这是一种责任,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于是“我”感到责任重大。
三、文言文阅读
7.
(1)家庭聚会;不如、比不上
(2)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4)融洽、欢快、轻松。
(5)表达对谢道韫的赞赏。
8.
(1)不久,一会儿;凭借;离开;拉
(2)①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②您跟我爸爸约定好正午一同出发,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3)B
(4)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四、默写
9.
(1)闻道龙标过五溪
(2)潮平两岸阔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语言表达
10.
困难时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她会帮助支撑起一片希望的田野;困惑时的一丝细雨;当你感到迷茫时;她会在你心中扬起一点希望
11.
一;隶书;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