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声声慢》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声声慢》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9 10: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环境、个人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知人论世)。
分析重点意象,体会词人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反复诵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之美 。
声声慢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故土之思
身世之恨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动作 若有所失 浅
冷冷清清:环境 心境
凄凄惨惨戚戚:内心感受 深
层层递进,首句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整体感知
乍暖还寒时候:气候
淡酒、晚来风急
雁——旧时相识
黄花、有谁堪摘
梧桐、细雨、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深入探究
1、请用一个字概括词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词人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来表达这种感情?
抒情手法
3、词中出现的一些意象如何传递这种感情?
意象分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间接抒情
(选择典型意象,借景抒情)
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愁,一个“愁”的世界!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为何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结论:“雁”有离愁的象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黄花
“黄花憔悴”有什么寓意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憔悴喻女子憔悴的 容颜。
梧桐/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 煜《相见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
间接抒情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悲秋显悲愁
移情于景
1.抒情造境,情景交融;
2.运用叠字,创意出奇;
3.造语清新,蕴藉深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