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
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68.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4.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掌握生字、词语,能读准音、辨其形、知其义。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本文修辞手法运用上的特色,体会几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名师讲析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2.背景资料
(1)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小弟于1982年10月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复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2)《哭小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悼文:“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 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至哀无文,宗璞这些话没有任何修饰,却非常感人。
3.认识紫藤
紫藤,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变种花白色),总状花序。荚果长10厘米~20厘米,密生绒毛,产于中国中部。久经栽培,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入药,治食物中毒,驱除蛲虫,根治风湿痹痛。另种藤萝,叶长成后下面仍密生白色长柔毛,花青紫色,荚果长18~24厘米。主要产于中国北部,用途同前种。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文章由观察眼前的紫藤萝花写起,回忆到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遭受磨难的情景,联想到弟弟的不幸,从而发出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去,珍惜生活、珍爱生命,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用划分层次的方法,把握全文内容。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7段),看花(花瀑、花穗、花朵)繁花似锦,精神宁静。
第二部分(8-9段),忆花:用花象征人生的喜悦,思绪万千生命的美好。
第三部分(10一11段)思花: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振奋精神。
3.谋篇布局
(1)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段)、忆花(7~9段)和思花(10~11段)三部分组成。
(2)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③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语言探究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思想意识。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2)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3)“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 包含什么哲理呢
的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伊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进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就表达了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予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
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情从景出,议从景出,写出好文章。
然后蓄势待发,直抒胸臆或加以议论。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纵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进溅( ) 挑逗( ) 伫立( ) 忍俊不禁( ) 笼罩( )
酒酿( ) 遗憾( ) 吵嚷( ) 盘虬卧龙( ) 伶仃(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辉______(huánɡ) ______萝(ténɡ) ______摸(fǔ)
______足观赏(zhù) 船______(cānɡ) ______浮想联(piān)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的空格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1)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____________。
(2)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________和悲痛。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__________的水花。
(4)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________和生的喜悦。
A.挑逗 焦虑 进溅 宁静
B.挑逗 焦心 进发 安宁
C.挑动 焦灼 进溅 安静
D.挑衅 焦虑 飞溅 宁静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模仿例句形式仿写句子。
(1)例句: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仿句: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仿句:花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拓展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升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7.画线句在文章开头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有好多比喻句,说说下面句子分别抓住了所绘景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苇盛开的紫藤萝树,写出了紫藤萝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lO.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取一种花,观察它的形态,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延伸阅读
启迪生命的梅
(1)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2)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3)踏着雪,我缓缓而来。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 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
(4)是的,一定是你。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 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超脱尘世,如入圣地。正如林妹妹说的那样“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5)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疏缀枝头,粉妆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袅娜亭亭,纷吐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但无妖冶之姿、轻佻之态。
(6)在众芳摇落之时,惟有你独绚丽,占尽这满山风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样飘逸,和玫瑰一样圣洁,无芙蓉之娇嫩,无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宫之花,惟有在瑶池方得一见,却又为何偷下仙宫,来到人间 是为了与这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白雪为伴吗
(7)雪后的你,不畏严寒,愈发怒放,绽出片片白玉,犹如在向严冬挑战。微风轻拂过,吹落片片花瓣。你,严寒中的梅,纵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报春之歌高唱。来时那样无瑕,去时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染一丝尘俗。
(8)每次雪后,我总会来看一看你——寒梅。因为,你一直给我以生命的启迪: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9)我等待着下一次飘雪,我将再一次欣赏你雪后的风采.接受你无言的启迪。
12.解释加点的字。
初霁( ) 无瑕( ) 众芳( ) 玷污( )
13.试各用一字概括四至七段写梅的四个方面:
第(4)段:___________ 第(5)段:___________
第(6)段:___________ 第(7)段:___________
14.若将全文划分为两个层次,应当如何划分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文中描写梅的四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任写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导解
4.紫藤萝瀑布
1.bènɡ tiǎo zhù jīn lǒnɡzhào niànɡ hàn rǎnɡ qiú línɡ dīnɡ
2.煌 藤 抚 驻 舱 翩
3.(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2)进溅:向四周溅出或喷射。(3)伫立:长时间地站立。(4)盘虬卧龙:形容枝干的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4.A 解析:注意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运用。
5.B 解析:B项为比喻,其他三项皆为拟人。
解析:开放性题目。仿写的句子要用上例句中的修辞手法,并表达出描写对象的特点。同时要注意仿句和例句句式的一致,符合逻辑。
7.引起下文,侧面烘托了紫藤萝花的繁盛、诱人。
8.(1)抓住紫藤萝花的繁盛,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非凡,灿烂辉煌。
(2)抓住紫藤萝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特点,细腻地写出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的可爱,有动感,有情感。
(3)抓住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即描写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9.色形态繁茂、充满生机
lO.(1)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紫藤萝花色丰富、美丽、生意盎然。
(2)“挑逗”一词采用拟人修辞,将紫藤萝花充满生机的情态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11.略
12.雨后或雪后转晴;玉上的斑点;花草;使有污点
13.香、态、质、力
14.前七段为一层:对梅的描绘与赞美;后两段为一层:作者的抒情和议论。
15.解析:按照要求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即可。
16.示例: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等
17.以雪衬梅,即以雪白衬梅洁。以雪寒衬梅香。
18.梅
19.使用第二人称直接对梅进行呼告;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呼告等修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描写与抒情集于一体,表达精美、精妙等。
20.(1)示例一:弘扬中华美德感受母爱亲情 示例二:感受母爱报答母恩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重点考查学生的仿句能力,要求学生分析出例句的特点并根据例句和题日要求仿写出止确的句子。此题中例句是对偶句,所写句子应为对偶,且内容应与母亲节有关。
(2)示例一:孟母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成为占代杰出的思想家与他的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教子成功的例子可作为后人的典范。因此。我推举盂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示例二:岳母岳母刺字,教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在当今时代仍需要发扬光大。因此,我推举岳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示例三:冰心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主题之一就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她的作品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推举冰心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3)略
技巧小贴士
倒叙——
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断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往往出于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的方法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二是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三是先写事情的结局,再髓缘啁耕葡}隙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