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大学之道》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大学之道》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20:3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学之道》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思维方式,积累素材,提炼阐发观点。从文本中积累素材,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分析事理。学习审题立意的方法,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帮助。
教学过程
导入
科学是发展的,人类是进步的,世界是多变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总有一种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陪伴我们一生的道德。良好的道德情操令我们受益终生,卑劣的道德则可能使我们沦为囚徒。因此,重视道德的修养,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深具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化常识
曾子
(1)了解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2)曾子轶事——啮指痛心
曾参,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后人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3)了解曾子思想
·
修齐治平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
人为贵
《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戴圣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文化常识: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三.诵读感悟
齐读
听读课文,明确字音
文本研习
任务一:阅读文本,疏通大意
(一)第一段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④于至善。
①大学之道:是指大学或成就大人之学的途径和方法。
在传统文化中,“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博学;二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等小学内容而言的“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与小学所教的书数及日常规矩,有不同的层次。朱子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文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学章句序〕)依此说可知小学教育有普遍性;大学教育除治者的子弟外,平民才智优秀的才能进入。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规律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也指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语义环境有不同的意义。
回顾:《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仁义礼智信)。
回顾:《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n智慧)自得,圣心备焉。”
朱熹说:“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关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谓‘明德’,是指人天生具有的‘良知’,它原本可以通晓万理、应对万事,只是由于受到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有时会昏昧不明;虽然如此,人的‘良知’一直潜行不息,绝不泯灭,所以学问之道,即是使‘良知’彰明,恢复其最初面目,这就是‘明明德’。”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它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而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作‘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也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够明彻了解自己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孔颖达疏说:“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
③亲民:亲民,朱子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当予以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朱子认为应作「新民」,而亲与新在古书上是常常通用的。据朱子,新民即使百姓革除旧习,日新其德,去恶从善,强调只有不断革新,永不停滞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得以弘扬。与上文“明明德”相吻合!王阳明则主张仍作「亲民」解,亲民即亲爱百姓。他认为〔大学〕所说的「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便是亲民之义。阳明之说虽亦有据,但仍是朱子之解为顺。
④止:达到。至:最,极
止于至善:是必须达到最理想的地步之意。
〔大学〕下文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即在各种人伦关系中,都有其当行之道,这便是至善所在。
朱子对止于至善的注释是:「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即从事大人之学的学者,必须以至善的达成为最终的目的,在对己的明明德及对人的新民上,都要有至乎其极的最合理的实践。王阳明说:“天命之性,纯粹然而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2014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大学》的三纲领,深刻论述了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对此,我们要认真领悟,把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小结: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明确提出了人的修养的三大层次:最基础的修养底线——“明明德”,修养个人的品德;较高的修养——“亲民”,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服务社会,为民众的事奔走,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躬行引导和影响民众向着道德的方向前进,即自新而新民,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至高的境界——“止于至善”,达到德化的极致,实现人生“尽善尽美”的道德至境。
大学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德,做人的根本。《尚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在古代,贤人志士崇尚德行,以道德感化、教化民众,从而使社会和谐,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大学》开章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修养的方法,则在于“三省吾身”“反躬求诸己”,每天拷问自己的良知,以生命付诸道德的实践。
古代典籍中有“蘧qú伯玉寡过知非”的记载。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他二十岁的时候,个人的修养就已经达到相当高深的程度,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省,从而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体悟,而不至迷失自我。他天天坚持自省,做出自我评判与检讨,日日不息。于是他每天都能发现自己以前的失误。
世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能改、改过自新就行。可怕的是不能自我反省,自己不知错,还不愿意别人批评指出。尤其不可救药的是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够充分认识,还自以为是,并强制别人也认可他。而蘧伯玉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自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可见,德行的修养,在于坚持,在于诚笃。一个人一天不做坏事,是容易做到的;一月不做不合规范的事,也可以做到;但是,一生不做一件违心的事,则极为难得而令人敬佩了。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结果。“明明德”的功用,表现为外在的行为,就是提高全民素质,造就新的高素质的民众。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和谐。
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主体因素,但是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又是微乎其微的。从人的心理上来讲,人们都想出人头地,争做先锋,这是人的欲望之一。可事实上呢?由于受到个人性情、教育程度、环境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总是不那么乐观。少数人出类拔萃、叱咤风云;个别人自甘堕落、作奸犯科;而绝大多数人都平平庸庸、安于现状。这是一种规律,谁都无法改变。然而,无论如何,从自己做起,淡泊明志,洁身自好,静心修身,提高素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是历史前进所呼唤的,更是人类文明所要求的。而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讲,应该是不难做到的。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重要的是先有进取的意识,有敬业的精神。这就是“明明德”的根本。
史例:许衡“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元史·许衡传》记载: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正值酷暑季节,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我心有主”,这是挺直脊梁的一句铮铮名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着道德的操守,恪守着做人的准则,固守着廉耻与尊严,守护着自己心灵的洁净,不为利诱,不被色动,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古人说:“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取舍,而物欲和美色的诱惑,往往令人难以自守,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自我。许衡能够恪守“我心有主”,实为不易,值得敬佩。“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不只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⑤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⑥静:心不妄动。
⑦安:性情安和。
⑧虑:思虑精详。
⑨得:处事合宜。
朱子说:“止,就是所应当停止的地方,即至善之所在。知之,则志有定向。静,指心不妄动。安,即所处而安。虑,是处事精详。得,即得其所止。”
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意思大概是保持心灵的宁静,不事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渐渐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人们在树立了自己所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时,应当心怀宁静,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纯净,不要让过多的杂念干扰我们的思考。这种静的境界,应该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修行,让我们不断反观自己的内心,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并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⑩本末:原义指树根和树梢,引申为始末、主次义。
小结: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乃顺序、次序、程序之意,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
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展开的,如庄稼的种植活动,就可以分解为松土、播种、施肥、灌溉、收割、打碾等多个环节。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播种,或者把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颠倒,那么粮食种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社会角度看,科学、严谨、规范的程序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反之则会带来损害。我们的身边不乏不讲程序、不重程序的事情。为政者,如果能时时处处记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道理,凡事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那么,加快发展,为民造福“则近道矣”。
第二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①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②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③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
①齐: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②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③诚:使动用法,使……诚实、真诚。
回顾:诚(连词,如果)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诚(副词,的确、确实)不如徐公美。
④格物:推究事物之理。一说是摒除物欲。
小结: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芜杂,比如诚信的缺失。处于后商业时代的人们,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一切随处可见。它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
《程氏遗书》中说的“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值得我们深加体味。愿我们共勉,一起抵达道德的新境界。
史例:从正身开始
封轨,字广度。北魏时渤海人。他沉谨好学,博通经传;性格方直,为时论推重;官至征虏将军。
封轨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志同道合,相互见重,引为挚友。惠蔚经常赞叹封轨:“封先生对于经义,不只在于章句解说中,他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是把握宏旨脉络、统括思想这方面我不如他,与他差距很大!”
封轨自律严谨,节操高尚,仪容整洁,威仪堂堂。于是就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大多不修边幅,您这个贤达之士为什么独自不同?”封轨听了笑着说:“修养高尚的人使自己的衣服帽子整洁端庄,目不斜视,行为庄重,这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做出蓬头垢面的样子,才认为是贤德呢?”非议他的人听了之后,很感惭愧。
封轨深为尚书右仆射郭祚所了解。郭祚常对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必受重用。我平生不轻易推荐人,而多次推荐这二位,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为了你们兄弟将来的榜样和依靠。”封轨以方直自业,高绰也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肇官拜司徒,高绰送迎往来,而封轨竟然从不往见。高绰四顾,不见封轨,回到家后,自叹:“我一生自以为没有违越修养的原则,今日举措,不如封先生很远啊!”封轨以“务德慎言”作为修身之本,认为“奸回谗佞”是世间最大的祸患,因此著有《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篇戒铭,可惜其文字未能传载于典籍。
太和年间,封轨官拜著作佐郎,很快又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封轨曾奉命出使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借口卧病不愿亲自接受诏令。封轨正色诘责,喻以大义。高丽王云于是北面拜受诏书。此前,契丹掳掠边境居民六十多人,又被高丽拥掠东归。封轨发出公文声讨,高丽王云当即全部给以资费送回。有司奏称封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并使边境居民归来恢复生产,功宜加爵封赏。世宗下诏封轨官升一级,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渤海太守崔休调任吏部郎官,以其兄政绩考核事请托封轨。封轨说:“法者,天下之平,不可因旧交亲情而使之有所亏损。”崔休叹服其正直和坚持原则的精神。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研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就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反观自身,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使内心意念真诚。内心怀着对万物的感念与诚笃,从而使我们对待客观的事物时,能够树立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心态。内心固守中正诚敬,就有了修养品行的基础。有了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使得天下太平。
小结:正人必先正己“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格”的意思是穷尽,“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指格除物欲的蒙蔽,推致自己的良知。唯有摒除物欲,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回归本真。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地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呢?从哪里做起呢?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不仅要推究事理,扩充知识,更要摒除物欲,回归本真,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正。
史例阐释:心正病不侵,正心则国治
杨云翼(公元1170—1228年),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今属河北赞皇)。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去世,谥赠“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转衰,内外交患。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族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掳掠的危险;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国内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正直节气之士敬其为师长。、
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平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但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于作奸犯科,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明白。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吏事练达,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曾盛称杨云翼云:“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⑤,壹是⑥皆以修身为本。
⑤庶人:平民百姓。
⑥壹是:一概、都是、全部。
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是,后来随着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教育等诸多外因的影响,人就有了差距,甚至天壤之别。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穷困潦倒;有的人名位显赫,有的人平庸无奇;有的人挥金如土,有的人身无分文。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如果我们未能富贵名显,甚或处于庸碌穷困之中,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自叹凄凉,而应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一切,积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并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追求,去奋斗。即使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活着,我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我们的人格是能够站立的,我们没有做出有愧于天地良心的行为。
※史例阐释:主敬正心,德化自成
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北宋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即同其兄程颢一起求学于周敦颐。元祐初年,经司马光引荐,程颐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他与兄程颢世称“二程”,为理学奠基人。程颐生前门人很多,世称伊川先生。他的著作有《二程全书》。其学说由后来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程颐十八岁时上书宋仁宗,提出了“勿徇众言,以王道为心,以生民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的“应时而作”的变革主张(参见《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上仁宗皇帝书》)。当时著名学者胡瑗主持太学,程颐所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为胡瑗赏识,委以学职。
程颐二十七岁时,科举廷试落第,此后就未再参加过科举考试。自谓“自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未有意于仕也”。青年时期的程颐即以学识品行蜚声海内,不少朝廷大臣多次举荐他,他都以“学之不足”为由而“不愿仕”。四方之士慕名求教,于是他便在洛阳收徒讲学。
后来,王安石失势,五十三岁的程颐在司马光、吕公著的力荐之下,出任汝州团练推官,并任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他被委以崇政殿说书。他向皇上上书说:“见解与知识一起增长,品德与思想同时养成。现在,普通老百姓都聘请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名士做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熏陶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何况陛下现在还很年轻呢?即使天资聪明,也应力学不倦,而名师教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呀。希望陛下挑选一批名儒到宫中讲学,分别值班,以备陛下问难解疑。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高尚的品德一定会培养形成。”
当他听说皇上曾在洗脸时躲开蚂蚁,不让水沫冲淹它们,于是询问皇上:“有这样的事吗?”皇上回答说:“我只是恐怕伤害他们而已。”程颐说:“陛下,您如果能推广这种仁爱之心,爱护百姓,用来处理天下所有大事,那么您就得到治理天下的要领了。”
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修养,主要依赖于“敬”,即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心,使心志专一,始终保持敬畏的心境。同时,通过学习“格物穷理”,具体研究天下万事万物所寓含的道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合乎理义。程颐进而提出自己的“格物致知”说。他认为格物即是穷理,穷究事物之理,最终达到豁然贯通,体悟天理。穷理的方法主要是读书、论古今人物、应事接物恪守礼仪等。他注重知行结合,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
程颐的哲学思想对宋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人评价说:“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朝康熙皇帝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的匾额。
任务二:理清思路
1.大学之道(宗旨)是什么?为什么先要明确目标呢?
宗旨:三纲领。第一段将“三纲”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2.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怎么做呢?
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正确认识。“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它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处在“八目”的中枢地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族内部的各种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八目”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级“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小结: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
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
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延伸:校训
任务三:合作探究
活动1: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1)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
本文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思想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活动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文章首先提出“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然后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活动3:“文章使用了顶真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
清晰,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
综合拓展
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正心”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和“正心”?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
3.谦:通“慊”(qiè),满足。
4.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翻译:保持内心的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又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独自居处时,也一定谨慎自律,不敢有丝毫的放纵和懈怠。品德低下的人无所事事之时,就会做坏事,无恶不作,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竭力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对于所做过的有限的好事就自吹自擂,以彰显自己的善行。要想了解自己,就如同想要看到自己的肝和肺那样,这又有什么作用呢?因为,内心的所想一定会真实地表现到外表上,反映在行为中。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纵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戒惕。
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在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真正的道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能离开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见、听到的时候也要谨慎检点。即使在隐蔽之处、细微之事上,也要遵道而行,因为越是在隐微的地方,越能显出一个人的品性。君子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警惕有什么不妥切的言行而自己没有意识到,畏惧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没有不可以从隐蔽的地方看出一个人的,没有不可以从微小的事情上显露出一个人的,所以,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处处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曾子说:“众人的眼睛在注视着,众人的手在指点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用来装饰房屋,品德则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使人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使自己心怀诚笃。)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内心。忿懥:愤怒。
2.好乐:爱好,喜爱。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行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是因为内心怀有怨愤不平,就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人和事;心里感到恐惧不安,就不能够正直地评判是非;心情处在兴趣得到满足的快乐之中,就不能够中正地辨忠奸;心怀忧虑,就不能够正确地做出决断。用心不专,居心不正,心思受到不正当诱惑的干扰,于是就不能集中精力,就像自己的心灵不受自己支配一样,虽然也是在看,但是却什么也没有看到;虽然也是在听,但是却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嘴里吃着食物,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修身、专一)
札记1:
为政之要在于修身
古人说:“政者,正也。”从有国家官吏制度开始,讲正气就是官吏的职业道德。先秦古籍记载,在我国的三皇五帝时期,官长称“正”。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正”是从政官吏的总称,他们的作用主要是以政正不正。坚持公正从政,是从政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孔子以“身正”为标准,把人划分为君子、贤人和小人、斗筲之人。君子、贤人在位执政,就会奉行仁政、德政,则政治清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否则,就将是暴政、苛政。孔子崇尚上古三代的德政,把尧、舜、禹时代视为天下大同的“黄金时代”,主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极力要求恢复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王道渐趋衰微,国君们抛弃了正义和道德,靠玩弄阴谋权术、靠军事实力实现朝代的更替,推行强权统治,所以造成了礼崩乐坏、争战不止、民不聊生。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些思想和主张,编纂了“四书五经”,并对这些经典进行训诂、考证和演绎,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系统的政德、官德理论体系,在许多方面有利于我们“常修为政之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一是重视官德、政德的表率作用。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后人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君犹器也,民犹水也。方圆在于器而不在于水”(唐·房玄龄语)的说法,主张先治吏而后治民,“圣王治吏不治民”。
二是注重修身正心的自我修养。曾子根据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以后又发展成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其核心是修身正心。《礼记》认为人本身有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会影响发扬正气,所以修身的关键在“正其心”。孟子则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因为这种正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深刻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作用。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何得到民心的拥戴呢?他指出得民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四是“以人为本”。孔子重视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并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孟子也认为任何人经过学习和锻炼都可以成为圣贤,而有些人之所以成为小人,只是因为他们受到外物的诱惑而不思贪欲之害。因此,孟子劝人不要自暴自弃,要用心思考做人之道,把被丢弃的仁和义寻求回来。宋代真德秀在《西山政训》中要求自己做到“律己以廉,抚民为仁,存心为公,莅事以勤”,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札记2:
感悟“专一”
古人云:“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知,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见《吕氏春秋》)
正如读书求知,如果无所“专注”,这也想学,那也想学,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克己修身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受外界的影响,专心修炼品行,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心存杂念,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最终必会无所进益。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充满激情去做。对于选定的方向,就应当心无旁骛地深入下去,而不是无休止地去选择所谓“最适合”我们的。其实,真正适合我们做的就是我们最终坚持做出结果的,而不是选择的过程。因为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什么才是所谓的“最适合”我们的。只要自己决定去做的,就坚定地付诸实践,专心致志地尽力做好。那种轻易放弃、朝三暮四、俯仰于世风、用心不专、浮躁虚荣、不甘寂寞、急功近利的人,最终是不会有什么令人敬仰的成就的。
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本文特色
(1)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晶。
(2)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
《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渐,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
【理解性默写】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答案】1.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致知在格物
4.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