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
能举例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3)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
可以结合成分子。
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体验“建立模型,提出假设”这一重要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形成科学的物质观
交流与讨论
酒精和白醋分别装在试剂瓶中,你可以辨别出来吗?
铝块和铜块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区别?
如果是蒸馏水和石灰水呢?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要研究物质,就必须首先认识和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
科学家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
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铜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金刚石晶体
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
石墨晶体
石墨晶体结构模型
联想与启示
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和氢气和水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为什么水不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
结论1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的微粒不同。
构成微粒相同,则物质的性质相同;构成微粒不同,则物质的性质不同。
大量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宏观的物质
(一)
(二)
科学证明: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之间有空隙
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列举学过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交流与讨论(一):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这是中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一个个铁原子排列出的世界上最小的“原子”二字
(比例尺为
l∶1013
)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水电解过程图示
交流与讨论(二):
通过水电解示意图的观察,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2、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什么?
新生成的微粒是什么?
3、变化前后不变的是哪些微粒?
还有哪些没有发生变化?
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交流与讨论(三)
1、由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得到氧气和水的变化,你能说出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和新生成的微粒各是什么吗?
2、液态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汽的变化前后,构成水的微粒有没有发生改变?
结论: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
不发生改变,通常是微粒间的空隙发
生改变;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
子要发生改变,拆成原子,而原子本
身不发生改变(种类和个数),仅仅
是发生重新组合。
3、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
℃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结论2:
1、更多的研究实验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3、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发生改变,
通常是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时,
构成物质的分子要发生改变,拆成原子,而
原子本身不发生改变(种类和个数),仅仅
是发生重新组合。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微粒。如金属和稀有气体。
高仿三星g9298
精仿三星g9298
http://www./
高仿三星g9298
精仿三星g9298
“奥……你看我这记性,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他指了指我们来时经过的小屋,“就是路边的小屋,走,我们先去看看。”
“大伯,你忙着吧,这房子我租下了,明天我们就搬过来。”
“真是个爽快的人……屋子里很乱……我马上去收拾收拾……也不知你还有什么要求……”我的决定让他有点慌乱,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大伯,我是山里来的,只要有个能挡风避雨的屋子,有水有电就足够了。”老伯笑了,“山里人就是实在……”
就这样,我总算在城里有了一个“新的家”,过起了我的田园生活。
樱桃园的主人姓董,天天都在园子里干活,时间长了我们便熟悉起来。上午赶完集,下午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去园子里一边跟他闲聊一边帮他干点农活。
一天下午,肖燕做了几个小菜让我去叫董大伯一起来吃。我来到园子里,看见他正在拉枝,我便给他帮起忙来。
他用布条把树枝固定在木桩上,用果剪整理着树上的枝条。
“大伯,这样一根好好端端的枝条怎么也要剪掉?”我好奇地问。
“这你就不懂了吧?拉枝是要枝条水平横向生长,让枝叶接受更多的阳光,剪枝则是疏除过密过旺的枝条,以调整树体结构,促进花芽分化……”他一般一眼地讲起了他管理樱桃树的经验,“再说幼树和成年树的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总得说来,树木和人一样,不同时期就要有不同管理方法,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任其发展下去,树就会枝叶茂盛徒劳无果,人则会走向邪路……”
一个普通的老农民通过对树木的管理道出了他对人生成长过程的看法,让我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临走时,董大伯对我说:“苏林,你是为了孩子的学业而来的,你要知道,栽树不易育人更难。不要只顾了做生意,把孩子给忘了,要多陪陪孩子,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送走董大伯,回到屋里,伸个懒腰,这才觉得浑身有点累,肖燕催我早点去休息,自己收拾起碗筷来。
推开房门,来到儿子的小卧室,无精打采的躺在床上,顺便拿起枕边的小本子胡乱看起来,以消磨多余的时光。
无意之中我看到了儿子写的日记……爸爸妈妈,我恨你们!
在我很小的时候,你们就把我带到了县城,禁锢在一个小屋子里。用一根串着两把钥匙的红绳系在我的脖子上,像小狗一样的训着我,让我只知道从小屋前行二百米右拐就是学校,再从学校向左拐返回二百米就是小屋。还让我回到小屋就把门反锁上,说是大街上有偷孩子的,一出门就被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