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第1课时 空气的成分及混合物、纯净物
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 压强减小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 白烟 ,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原有空气总体积的? ?
实验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氮气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注意事项
(1)装置 气密 性要好。?(2)药品的量要 充足 。?(3)必须待温度 降到室温 后再打开弹簧夹或读数。?(4)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塞紧橡皮塞的动作要 快 (填“快”或“慢”)
。?
2.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体积含量: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
21 ?
0.94 ?
0.03
0.03
混合物和纯净物
【见多识广】
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的目的
(1)为了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2)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3)加速集气瓶的冷却。
巧思妙记
记忆空气成分歌诀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
莫与质量混一起。
【漫画助学】
不能根据表面字眼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如“冰水混合物”只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探究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某学习小组同学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提出了几点疑问,让我们一起帮他们解决吧。
【探究问题】
1.若实验室没有红磷,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否 (填“能”或“否”),原因是 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引起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较小,则水位上升不明显,导致测得的结果不准确 ?
则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为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反应后生成物为固体 。?
2.实验结束后,若发现测定结果小于,原因有哪些?测定结果大于呢?
提示:测定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测定结果大于的原因可能是弹簧夹没有夹紧、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等。
【易错提醒】实验成功的关键
(1)药品:足量,红磷替代品燃烧不能生成气体;
(2)装置:气密性良好;
(3)操作:伸入燃烧匙后塞橡皮塞的速度要快;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等。
【典例】
(2020·济南中考)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提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变式训练】
(2020·北京中考)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
mL刻度线处
1.(2020·衡阳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B)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稀有气体
D.氧气
2.(2021·无锡质检)100
mL空气中约含氧气
(A)
A.21
mL
B.21
g
C.78
mL
D.78
g
3.(2020·乐山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B)
A.氧气、氮气
B.清新的空气、氧气
C.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D.糖水、白酒
5.(2020·广州中考)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6.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1)加入红磷前,要先 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入过量的红磷并点燃,我们观察到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2)待冷却至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 ,说明了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
(4)燃烧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出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1.(2021·夏津质检)我国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21%的氧气和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
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用图1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红磷的量不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3)图1实验代替教材实验的优点是 不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答一点即可)。?
(4)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与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该实验中的红磷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镁来代替。?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依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发现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对实验过程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对装置甲进行改进。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甲同学:红磷不足,反应停止后广口瓶剩余气体中还有氧气;乙同学的猜想是 装置漏气 。?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提出,选用木炭代替红磷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他的观点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
(2)兴趣小组对实验装置甲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其他仪器省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请回答:
①装药品之前应该先 检查装置气密性 。?
②利用铜的导热性,通过粗铜丝加热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P+O2P2O5 。?
③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后左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停留在 1 刻度处。?
【探究与反思】与实验装置甲相比,请写出改进后乙装置的其中一个优点是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实验更环保 。?
PAGE
-
1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第1课时 空气的成分及混合物、纯净物
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
,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原有空气总体积的
实验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氮气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注意事项
(1)装置
性要好。?(2)药品的量要
。?(3)必须待温度
后再打开弹簧夹或读数。?(4)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塞紧橡皮塞的动作要
(填“快”或“慢”)
。?
2.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体积含量: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0.03
0.03
混合物和纯净物
【见多识广】
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的目的
(1)为了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2)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3)加速集气瓶的冷却。
巧思妙记
记忆空气成分歌诀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
莫与质量混一起。
【漫画助学】
不能根据表面字眼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如“冰水混合物”只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探究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某学习小组同学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提出了几点疑问,让我们一起帮他们解决吧。
【探究问题】
1.若实验室没有红磷,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填“能”或“否”),原因是
则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为
。?
2.实验结束后,若发现测定结果小于,原因有哪些?测定结果大于呢?
【易错提醒】实验成功的关键
(1)药品:足量,红磷替代品燃烧不能生成气体;
(2)装置:气密性良好;
(3)操作:伸入燃烧匙后塞橡皮塞的速度要快;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等。
【典例】
(2020·济南中考)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提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变式训练】
(2020·北京中考)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
mL刻度线处
1.(2020·衡阳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稀有气体
D.氧气
2.(2021·无锡质检)100
mL空气中约含氧气
(
)
A.21
mL
B.21
g
C.78
mL
D.78
g
3.(2020·乐山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
)
A.氧气、氮气
B.清新的空气、氧气
C.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D.糖水、白酒
5.(2020·广州中考)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1)加入红磷前,要先
;加入过量的红磷并点燃,我们观察到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待冷却至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说明了
。?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
。?
(4)燃烧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出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1.(2021·夏津质检)我国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21%的氧气和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
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用图1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图1实验代替教材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4)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与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该实验中的红磷
(填“能”或“不能”)用镁来代替。?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依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发现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对实验过程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对装置甲进行改进。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甲同学:红磷不足,反应停止后广口瓶剩余气体中还有氧气;乙同学的猜想是
。?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提出,选用木炭代替红磷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他的观点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2)兴趣小组对实验装置甲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其他仪器省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请回答:
①装药品之前应该先
。?
②利用铜的导热性,通过粗铜丝加热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③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后左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停留在
刻度处。?
【探究与反思】与实验装置甲相比,请写出改进后乙装置的其中一个优点是
。?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