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经常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2.普查和抽样调查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
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小故事
“小明,帮妈妈买盒火柴去,这次注意
点,上次你买的火柴好多划不着。”
………
小明高兴地跑回来。
“妈妈,这次的火柴全划得着,
我每根都试过了”。
妈妈:“啊!”
普查
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总体:
个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要调查我们班同学的身高,
适合采用
调查方式.
普查
考考你
要调查我们班同学的身高,
总体是
个体是
.
全班同学身高的全体,
每个同学的身高
每个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当对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进行普查时,
总体是
。
个体是
考考你
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
间的全体
想一想
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你准备如何调查?
(1)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3)一批电视机的寿命。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
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说明在以下几个问题中,
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了其中50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50块进行试验。
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理由.
1、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调查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
3、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普查
普查
小结:
什么时候用普查方式较好?
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较好?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少时,调查容易进行时,或调查的结果要求准确性较高时,一般采用普查;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多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不易进行调查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破坏性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
议一议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小亮:我们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生病的次数
人数
1至2次
4
3至6次
5
7次及以上
1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桌进行交流。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抽样调查在选取样本时应注意什么?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思考
随堂练习:
为了了解某校的学生是否吃早饭,下列这些抽取样本的方式是否合适?
1、早上6:30至7:0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进行调查;
2、选择全校所有同学中学号的尾号是
5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七(1)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合适
合适
不合适
抽样调查
优
点
缺
点
普查
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
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用普查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
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1.你认为下列调查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较合适?并简单说明理由.
(1)检验某厂生产的乒乓球的合格率;
(2)试验某种绿豆的发芽率;
(3)了解青少年对《新闻联播》的收视率;
(4)检查某批飞机零件的合格率;
(5)审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错别字;
(6)了解广东省居民年收入情况.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普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基础训练:
2、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该调查方式是
总体:
个体:
样本:
抽样调查
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的全体
这批洗衣机中每台洗衣机使用寿命
从中抽取的5台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样本容量:___
5
3.为了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的体重,对全市七年级全体学生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而对部分学生(例如1000名)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__.全市七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___,每个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是___,从中抽测的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__。
普查
抽样调查
总体
个体
样本
巩固提高:
4.请指出下列调查的样本是否合适
(1)选取各班学号为偶数的学生,调查学生对校服式样的意见.
(2)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喜欢上网的人数比例.
(3)为了解全校学生每学期读课外书的数量,随机调查了10个学生每学期读课外书的数量.
课堂小结
1.基本概念:
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
2.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作业
1.习题6.2第1、3题
2.完成《同步精炼》本课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