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牛顿第一定律 跟踪训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1牛顿第一定律 跟踪训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4 17: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必修1
6.1牛顿第一定律
跟踪训练(解析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2.小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时才有惯性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
C.运动员长跑的时候,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4.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或减小因惯性对司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B.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司乘人员的惯性
C.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机动车的惯性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司乘人员和机动车的惯性都有影响
6.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行驶时乘坐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因为系好安全带可以(  )
A.避免汽车速度减小时乘坐人员的惯性减小
B.减小急刹车时因惯性造成对乘坐人员的伤害
C.避免汽车速度增大时乘坐人员的惯性增大
D.让乘坐人员坐起来感觉更舒适
7.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卡文迪许
8.下列过程中的物体,惯性发生变化的是(  )
A.移动的杯子
B.燃烧的蜡烛
C.旋转的电风扇
D.下落的橡皮擦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的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
D.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不需要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载重汽车一定比质量小的轿车惯性大
B.跳远运动员助跑时,跑的越快惯性越大
C.汽车匀速运动时惯性小,急刹车时惯性大
D.子弹出枪膛时受到很大的推力,所以它的惯性很大
1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易被推动,说明物体在静止时的惯性比在运动时的惯性大
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战斗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惯性减小
D.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没有惯性
12.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车比二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C.一小石块与一片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石块比羽毛先落地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13.惯性大的物体(  )
A.质量一定大
B.速度一定大
C.加速度一定大
D.速率一定大
14.关于力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为零,则运动状态不变
B.只要速度大小和方向二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或者二者都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
15.关于车辆惯性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速时惯性变大
B.超速时惯性变小
C.超载时惯性变大
D.超载时惯性变小
16.安全带是保障行车安全的一道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增大人的惯性
C.若未系好安全带,刹车时最有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背部
D.若未系好安全带,刹车时最有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面部
17.牛顿第一定律是(  )
A.直接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的
B.实验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描述惯性大小的,又叫惯性定律
D.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想像总结出来的
18.如图所示,用细绳把一本较厚重的书扎一圈,然后将细绳的一端悬挂起来,另一端用手牵住,分别迅速用力拉细绳和逐渐增大拉力拉细绳两种实验方案,则(  )
A.迅速拉,位置1先断
B.迅速拉,位置2先断
C.逐渐加大拉力,位置1先断
D.逐渐加大拉力,位置2先断
19.伽利略设想的“理想实验”,目的是为了(  )
A.揭示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B.否定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观点
C.如果有摩擦,物体下降与上升的高度不同
D.如果没有摩擦,物体下降与上升的高度相同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一个运动的物体,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力,如果不受力,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故B错误;
C.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故C正确;
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走路时,人原来就处于运动状态,当脚绊上石头后,人的下半身运动停止,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于是人会向前跌倒;当人踩着西瓜皮,脚突然向前滑动,即人的下半身的运动速度变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小的速度,于是人就会向后倒下。即二者脚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选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D
【详解】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其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B
【详解】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即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物体具有惯性及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故选B。
5.A
【详解】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是否系好安全带对司乘人员和机动车的惯性没有影响,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或减小因惯性对司乘人员造成的伤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C.人的惯性由人的质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系好安全带不减小人的惯性,故AC错误;
B.安全带系在人的身上,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所以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故B正确;
D.安全带起到保护的作用,不会让乘坐人员坐起来感觉更舒适,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一结论,故选B。
8.B
【详解】
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只有质量,移动的杯子、旋转的电风扇、下落的橡皮擦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故惯性不变,燃烧的蜡烛质量减小,故惯性减小。
故选B。
9.C
【详解】
A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故AD错误;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故C正确。
故选C。
10.A
【详解】
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物体的惯性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静止还是运动.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物体的惯性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静止还是运动.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
C.抛掉副油箱减小质量可以减小惯性,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加速度就越大,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A错误;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误;
C.一小块石块与一片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则石块比羽毛先落地,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考虑空气阻力,一小块石块与一片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高度相同,则时间相同,是伽利略用实验得出的,C错误;
D.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根据惯性定律,惯性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故选A。
14.D
【详解】
A.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要从大小、方向两方面去考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一定有力的作用,物体也一定有加速度,但无法知道加速度是否在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超载时质量变大,则惯性变大。
故选C。
16.D
【详解】
AB.人体惯性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的质量,与是否系安全带无关,故A、B错误;
CD.若未系好安全带,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最有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面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
AB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想像总结出来的。所以不是实验定律,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D正确,A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不是描述惯性大小,内容里说的物体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又叫惯性定律,所以C错误。
故选D。
18.BC
【详解】
拉力慢慢增大,由平衡知识知,细绳上段承受的拉力为书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之和,下段细绳承受的拉力等于手对绳的拉力,所以慢慢增大拉力,则上段细绳将断开。当迅速用力拉绳,则下段细绳将断开。由于书本较厚重,惯性较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在迅速拉绳的瞬间,书本可以认为固定不动,所以下段细绳承受的拉力将比上段细绳承受的拉力大,因此下段细绳将会断开。
故选BC。
19.AB
【详解】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如果有摩擦,物体下降与上升的高度不同;如果没有摩擦,物体下降与上升的高度相同,这些都是实验的事实;根据实验事实伽利略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揭示了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否定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观点;
故选AB。